大学生村官网 > 三农视点> 正文
四川泸县宅基地改革使出哪些招数
2018-07-13 10:11:00

  编者按 >>>

  作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四川泸县在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复垦整治、统筹利用方面进行了探索。最近又和邛崃市签订了《宅基地退出复垦结余指标交易意向协议》,形成了节余指标在省内的流转。让我们一起看看泸县是怎么做的。

  伴着七月黄桷兰的清香,四川泸县天兴镇田坝村二社村民赵德全决定将自己的9间瓦房交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复垦。八年前,老赵在县城买了房,老家房屋一直空着,这次自愿退出给全家带来11万多元收入。用他的话说,尽管不舍,但趁此机会“卖”给集体也比资源闲置浪费强。

  老赵所说的机会,是指2015年启动的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四川有两个县入选首批33个试点县,泸县主要承担宅基地改革任务。三年来,全县建立了31万户农村宅基地台账,摸清了近4万户闲置宅基地的类型、结构、面积等。其中,因一户多宅、宅基地闲置自愿退出的农户分别占总户数的30%和35%。

  这项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改革试点,随着赵德全等越来越多村民的主动参与,呈现出耕地总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有保障、农村资产能活化、乡村振兴有支撑的良好态势。

  方式多样

  拆旧有补助建新有规划

  在宅基地改革中,泸县设计了新型社区、新农村综合体、生态搬迁、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文化旅游五条路径。在此基础上,设置整体退出和部分退出等两种方式供农民选择。如在城镇有稳定住所的,永久放弃宅基地按每人应享受宅基地法定面积30平方米,每平方米给予300元补助,同时对全家户口迁移到城镇并购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按购买保险人数,每人一次性补助3000元;如部分退出,则保留其宅基地使用权,根据房屋建筑结构和建筑面积,分类进行补偿补助。

  “这是政府为你们新规划的房子,有大有小,户型随你选。”在泸县宅基地改革办主任贾刚强的记忆中,这样的宣传搞过很多次,“村村响”广播、LED显示屏、宣传车等多种手段均被广泛利用。据统计,全县共发放宣传资料两万余份,入户调查万余户,“目的就是让群众都知道宅基地改革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能主动参与进来。”贾刚强说。

  拆旧房子有补助,建新房子有规划——泸县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了农村村民建房管理、有偿使用、有偿退出、退出拆迁安置补偿、复垦验收、复垦指标利用、资金管理等11个配套政策;同时借鉴其他试点地区先进经验,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了入市管理、征收管理、收益分配等9个配套政策。试点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完善相应制度,形成县、镇、村统一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体系。

  按照宅基地改革的总体要求,泸县提出了“法定无偿、节约有奖、超占有偿、退出补偿”及“规划引领、总量管控、有偿调剂、村民自治”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和使用制度,奖励、补偿、有偿的具体执行标准均通过村民自治程序予以确定。试点中,新建幸福美丽新村35个,550户农民实现跨区居住。

  在第一个吃螃蟹、首批启动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费收取工作的天兴镇田坝村,村支书颜祥光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短短一小时收取了第一批7户村民共3100元的有偿使用费。”颜祥光介绍道,一次性交费1~10年不等,都经过党员代表大会、村议事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决定。“这笔费用由村集体保管,并建立了专项资金台账,主要用于本村公益事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使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统筹利用

  多种路径盘活闲置资产

  嘉明镇复兴村在2014年时还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村集体完全没有收入来源,又处在红层丘陵地区,一到枯水期村民用水就成问题。

  宅基地制度改革给这个村庄带来了变化。2016年,该村完成拆旧地块71块,拆迁农户188户633人,实测复垦耕地188余亩,根据实际拆旧户数和拆迁人口,建设聚居点1个,用建设用地指标16.23亩,腾退节余建设用地指标171.81亩。“对节余出来的指标,县政府采取每亩12万元的保底收储价,仅此一项村里就收入了2000多万元。除去农户退出宅基地的补偿与奖励、拆旧复垦、中心村基础设施配套等费用,村里节余资金800多万。”村主任曾维清给记者算了算经济账,不仅用水难题得到解决,还于2016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据了解,为激励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泸县确立了保权腾退、复垦整治、统筹利用制度,活化闲置资产。一是在农户住有所居前提下,集体经济组织允许农户自主选择全部退出、部分退出、暂时退出、永久退出方式,给予不同的补偿补助;二是对退出的宅基地,除去就地利用外,集体经济组织委托村股份合作社通过公开竞争方式,确定施工单位进行房屋拆除和耕地复垦。复垦的耕地暂且由退出户承包耕种,生成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归属集体经济组织;三是对形成的建设用地指标,村组首先留足本级宅基地分配底线保障数量和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再将节余的一部分用于县内镇、村、组之间有偿调剂,对无人竞买的,县政府委托土地储备中心保底收储,或者调整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凭证入市出让。

  这种腾笼换鸟式的宅基地盘活机制甫一运转,改革的内生动力立即呈现。目前,全县20个镇(街道)234个村腾退宅基地1.8万亩,退出户户均收益4.2万元,村集体平均收益突破100万元。“让宅基地入市,使其成为有效的生产资料,既可以增加建设用地,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如此评价。

  放活使用

  构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型

  6月15日,泸县喻寺镇谭坝村、雷坝村与邛崃市羊安镇仁和社区签订了《宅基地退出复垦节余指标交易意向协议》。两村将用300亩宅基地退出复垦节余指标,换得邛崃市羊安镇仁和社区的资金8550万元。

  这一省域内跨市(州)村与村之间宅基地退出节余指标交易的背后,是泸县建立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退出—收储—入市—收益”的利用途径。

  早在2016年,全国三项试点统筹推进后第一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地块——天兴镇田坝村2社面积1637.12㎡地块就以每亩15.3万元的价格成交。今年3月,泸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又成功举行4宗83亩农村宅基地退出结余建设用地指标拍卖会。

  这些都只是泸县宅基地改革方面的成果。“下放宅基地审批管理权限、开发建设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完善村民宅基地管理村民自治机制,贯穿于宅基地改革整个过程。”泸县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将存量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到镇(街),在镇(街)设立不动产登记站,整合镇(街)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和国土所,实现房地融合管理;在下放审批权限的同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下压宅基地监管权,实现农村建房管理的权责统一。“建立功能齐全的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并与不动产登记平台和土地督察实地在线举证系统联网,实现批、供、用、管的全程监管。”

  改革中,泸县研究制定了关于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争议调处等配套办法,涵盖征前、征中、征后环节,并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住房补偿安置、就业创业等多元保障方式,构建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型。“针对贫困户,以腾退的宅基地建设用地指标,统规统建安康公寓、全面配套基础设施和特色经作园区,并给予就近务工安置等扶助;贫困户有偿退出原有宅基地,以宅基地使用权置换房屋居住权,同时保有宅基地资格权,随时可以申请退出安康公寓另行选址自建。”该负责人介绍,还可采取入股、联营或自办、招引业主经营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社会化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帮助农民创业就业。目前已建成安康公寓20个,882户2087人实现易地安居乐业。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赵蕾 阮蓓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