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三农视点> 正文
你知道吗,大数据将成为“新农具”
2018-04-27 09:35:00

  编者按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了。可对于农民朋友来讲,大数据是什么?和种地有啥关系?他们似乎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事实上,大数据已经在电商、物流、服务业等领域广泛应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农业。有专家预言,大数据将成为中国农民的“新农具”,在发展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前 景 >>>

  农业搭上大数据快车,会驶向何方

  从选择合适的种子、适宜的种植密度,到病虫害防控、精准灌溉、高效施肥,再到收获和仓储,过去农民往往凭经验来完成。如今,数字革命也深刻地影响农业的发展,使农民种地变得轻松,成本减少,这些是如何实现的呢?

  大数据在农业中应用最普遍的领域之一就是精准农业。它预测未来情况,帮助农民做出选择。在精准农业中,遍布田间的传感器用于测量土壤肥力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控制中心实时收集并处理数据,帮助农民在播种、施肥和收割作物等方面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几年前,我国部分行业巨头纷纷试水农业大数据,联想佳沃集团打造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现代农业服务生态圈,在2015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新希望实施战略转型,打造开放式养殖云服务平台;江淮动力收购上农信更名智慧农业后,股价表现不俗……各种宏观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层出不穷。

  大数据+农机化,从种到收全掌握。大数据服务非常适合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新疆、东北等。在兵团,卫星导航技术、小型植保无人机、变量施肥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都已逐渐投入使用,通过大数据育种、土壤营养分析、养殖环境分析、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业风险预测、可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使农产品种植更优质,销售更便捷。

  当然,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我国大数据农业还有一定的差距。不仅需要加大投入,更需要有更多热爱农业的人把目光聚焦到这方面来,用技术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李伟民

  声 音 >>>

  全国人大代表霍涛:

  大数据农业不是天方夜谭

  中国的传统农具是镰刀和锄头,现代农业借力各种机械解放了劳动力,推动农业高速发展。如果大数据、物联网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对新时代的农业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白山云科技创始人霍涛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的建议之一就是将“大数据+现代农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支持范围。

  霍涛说:“去年,我们联合‘云上贵州’,共同构建了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打通了63个机构,形成2万个数据集,生成近1000个接口。为扶贫云建档立卡,进行‘清家底’的目录梳理工作,让脱贫有数据可依,实现‘扶真贫、真扶贫’。同样的人力,这项工作借助传统技术至少需要半年,而使用大数据技术仅用了10天。”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霍涛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田间地头装上物联网设备,探知收集土壤的温度、湿度、盐碱度数据,以及空气、日照、雨量、虫害情况,再利用大数据技术去处理,进而辅导种植,让农民科学种田,同时让农产品可以溯源。”霍涛建议。

  今年两会期间,霍涛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时曾表示,现代农业跟大数据结合大有可为,农产品搭上“大数据快车”,种得容易卖得轻松,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接生产和需求,实现农业生产“零库存”。

  当然,让大数据、物联网服务农业不是天方夜谭,但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要实现现代农业和大数据、物联网的深度融合,首先要有资金。因此我建议,一方面大数据、物联网设备作为特殊农机,购买时给予一定的补贴;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人才的吸引,只有让现代农业劳动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才真正谈得上助力乡村振兴。”霍涛说。他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把信息高速公路通到农村,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逐步改变农民的种植理念。 何 川 王小英

  全国人大代表陈飘:

  尽快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

  大学生村官、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母爸村党支部书记陈飘亲身感受着村子一点一滴的变化。

  母爸村优势种植作物是芒果,全村有6160亩芒果,年产量约一万吨,芒果的收入占到村民家庭总收入的70%-80%。长期以来,芒果主要销售给小商贩,价格上不去;小门小户分散种植,品质也参差不齐。用肥、用药、品种选育等都没有标准。“成为有热带特色却不高效的农业。”陈飘说。

  为了发展芒果产业,陈飘一锹一锹地带领全村群众疏通了多年未维护的水渠,解决了两个自然村的灌溉问题。而怎样将芒果卖出个好价钱,陈飘很是费了一番心思。

  2016年4月,陈飘帮助母爸村完成芒果商标注册认证,希望借此提升芒果的知名度;12月,他又主动和知名电商联系,邀请电商代表到芒果基地实地考察,共同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推动线上销售;多次与旅游公司联系,做好采摘游服务,使芒果基地慢慢向休闲农业转型。

  2017年下半年,母爸村引进业界知名的雷丰芒果专业合作社,与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由合作社提供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和测土配方实验室,对芒果种植的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我所在的陵水县许多农民都在种芒果,价格高的可以卖到8元一斤,低的时候只能卖一两块钱一斤,甚至还有许多卖不出去烂在地里的。看着农民辛辛苦苦地把水果种出来,就这样白费了,真是心疼。”陈飘说,价格不稳定不但会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还会挫伤他们种植的积极性。为此,陈飘建议,应尽快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提供各类农产品生产水平、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动态走向等指标,并为各地农民生产提供指导,让农民在种植、养殖前形成预判,尽可能避免“农产品卖难”等问题发生。

  刘 邓

   案 例 >>>

  广东梅州:施肥用上大数据

  前不久,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招福村菜农杜建坤来到村里公共服务站,在电脑一体机屏幕前点点碰碰,机器“吐”出一份施肥方案推荐卡。看着小纸条上详细记载的茄瓜类蔬菜基肥、追肥配方,他喜笑颜开。

  这张简洁明了的蔬菜“食品单”得益于农业大数据的收集与服务推广。蕉岭是梅州率先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县之一,目前,全县13.4万亩3850个土样数据已完成数轮更新,数据服务也逐渐从挨家挨户派发纸质到智能查询触摸屏一体机的转变。

  蕉岭县农业局种植业股工作人员介绍,一体机涵盖了全县97村的土壤数据,可为农民提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个性化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只要点进去就可以了解耕地类型及各种元素、养分含量,以及各种作物的肥料配方和施肥建议。”

  张 柯 陈晓光

   山东即墨:大数据指导种田

  山东即墨舜耕农场技术员李明恩最近正为一件事发愁:大棚内的西葫芦坐果大小不均匀,而且还越来越严重。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即墨市现代农业信息中心系统平台发去短信,想不到还真帮了大忙。

  收到短信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调取大棚内作物生长数据和监控画面分析,随后拨通李明恩电话。“春季棚内昼夜温差太大,尤其是白天最高温度接近50摄氏度,一定要及时开关风口,确保白天不超过30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0摄氏度,这样坐果才能均匀。”一席话,让李明恩豁然开朗。

  即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公用事业部部长孙旦杰介绍,现代农业信息中心是当地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尝试,以周边规模化生产的17个农业基地作为试点,通过采集、专家、发布、宣传、物联网、数据库六个系统,为农民种田免费提供精准指导服务。信息中心掌握各个大棚内的实时视频画面、土壤湿度温度、空气湿度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各项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实现监测到户。纳入数据库的农户,会在极端天气、病虫害等发生前,收到相关防护措施的提示。”孙旦杰说,以往出现问题,只能靠技术人员一家一户去跑,偶尔还有没跑到的,费时费力效率低。

  孙旦杰介绍,信息中心还尝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部分大棚的遮阴网、保温被、风机等已全部实现远程控制。以往需要人工观察棚内环境,现在通过大数据分析后,自动操作设备开关,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开关时间也更为科学和精准。

  徐 冰 张旭东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策 划:许露露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