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三农视点> 正文
“两委”变“三委”, 好处有哪些
2017-12-15 09:52:00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明确在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之外增设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治理组织形式作出重大调整,并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目标定位、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给予指导。

  由“两委”变“三委”,对农村基层治理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三农”专家和基层干部的声音。

  探索村务监督的有效形式  

  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的延伸,增强村民自治活力,加强农村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的有效措施,必将对农村基层治理状况产生显著影响。

  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认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民自治上的法律地位。在此之前,浙江省部分地区在基层实践中自发探索出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做法,在开展村民民主理财和实施监督村务公开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雏形最先出现在浙江地区,与当地独特的经济社会条件有关。浙江属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在全国农村前列,土地资本化程度高,集体经济相对发达。当地农村基层治理除了要做好公共服务和落实国家政策之外,还存在着集体经济管理和集体收益分配等问题。村级控制的资源量越多,村级权力的“含金量”越大,农村很多信访问题都与村干部滥用权力现象有关。在村“两委”之外单独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初衷是,扩大民主管理范围和增强民主监督力度。

  税费改革之后,全国农村的基层治理形势发生巨大转型,不仅东部沿海地区的加速城镇化进程带来农村资源资产的升值和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而且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也承接大量的国家资源输入。目前,国家每年投入的“三农”财政支出超过万亿元。无论是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地区,提高资源输入效率、规范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过程,都是改善农村基层治理工作的重点问题。村级权力处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最末端,在巨大的资源输入背景下,村级小微权力并不“微小”,它构成对接国家与农民的桥梁纽带。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小官巨腐”现象,国家投入的惠农资金和农村集体所控制的资产是引发权力寻租的重灾区。规范最末端的村级权力行使,打通资源投入的“最后一公里”环节,成为提升国家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

  针对村级权力行使问题,全国不同地区已经做出不少有益的探索,包括从程序上规范权力行使的“4+2”工作法,建立农村资产资源公共管理和公开交易平台,推行“村账镇管”制度和建立村级权力清单等。村务监督委员会属于监督村级权力的民主形式,依靠的是自下而上的群众参与,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其他制度形式共同构成村级权力监督体系。在全国推广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加强党的领导。设置村务监督委员会后,村级组织从过去的“两委”变成“三委”,按照“意见”的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原则上不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这意味着村级权力架构进一步完善。在扩大村级权力制衡的同时,要研究如何降低运行成本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提倡并支持由支部成员或是党员担任村监委主任,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避免单纯形式民主带来的治理低效。

  二是组织形式上要因地制宜。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农村主要以专项资金的方式获得国家的资源输入,村级可支配的资金较少,村务监督的重点是参与监管惠农项目落地实施。在中西部农业型地区村庄,不仅日常性的村务监督工作较少,而且维持村级运转的财政转移支付也较少,因此,在这类地区,如何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形式,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东部沿海部分地区的村级集体收入高达数千万元甚至超过亿元,村级事务繁多,这类村庄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人员多一些,有必要且具备条件。需要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条件,合理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形式。

  三是规范权力行使的同时还要激发村级治理活力。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级治理中具备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和建议权,其工作职责是对村务、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受理和收集村民有关意见建议。在整个村级治理定位中,公共事务决议决策主要是由村“两委”完成,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平时收集民情民意、事前参与建议和事后监督审核的职能,要避免权责不清引发工作上的相互“掣肘”。总之,要厘清各自权力边界,形成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维护发展村民福祉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桂华)

  小村“监事会”,真的很管用

  “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对从源头上遏制村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2月6日,江苏省泗阳县李口镇八堡村小村监事会成员葛培银读着报纸说,“我们以后监督村务有章可循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印发后,迅即在江苏省泗阳县19个乡镇街道的238个村居引起强烈反响,大伙结合本村实际,就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谈认识,说想法,议监督。

  泗阳县历来高度重视村务监督,特别是该县组织部创新由退休干部、老党员和离任村干部组成的“小村监事会”,遍布全县238个村居。“小村监事会”在破解村级民主管理难题、维护基层稳定、搞好乡村治理、密切干群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久前,该县创建“小村监事会”,构建农村“小微权力”监督规范体系的尝试,荣获全国第四届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最佳案例”奖。

  把好人选关,实打实监督村级事务

  对于“指导意见”中提到的乡镇党委、村党组织要把好人选关,一些村民说, “把好人选关”不能变成群众推荐、领导喜欢的才能担任,群众推荐、领导不喜欢的也要能担任。

  泗阳的“小村监事会”,其人选要求与“指导意见”相一致。八堡村党支部书记刘庆礼说,“小村监事会”由3到5人组成,由村里的老党员、老教师或退休村干部担任。

  “小村监事会”作为村民选出的“民间机构”,与传统的“村民理财小组”有着明显区别,它是集“财务公开、村务公开、矛盾化解、政策落实、党的建设、精神文明”于一体的综合监督组织。他们通过列席会议、实地查看、质疑质询、定期议事、调阅资料、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村里的事务实行监督。

  有了这些权力,监督更有信心了

  村务监督委员会究竟如何行使权力?众兴镇界湖村“小村监事会”成员胡继生说,“指导意见”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除了对村务公开、财务管理等工作进行监督之外,同时要受理和收集村民有关意见建议,另外村务监督委员会还有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建议权和主持民主评议权。“有了这些权力,我们监督起来更有信心了。”

  界湖村的“小村监事会”,遵循“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公开”的原则,行使对低收入户建档立卡、低保户评议、土地流转、财务收支、重点工程等重大村务监督的权力。对发现的问题,当即向村委会提出质询和改进意见,也可上报至镇纪委,以此倒逼村委会决策更加民主科学,村干部办事更加公平、公正。

  该村小区建成后,四处停满村民的农用拖拉机,泥土也被带进小区,环境脏兮兮的。七组村民胡立勤向监事会反映,应该建个农机存放点。监事会把村民的诉求提交界湖村“两委”后,迅速研究拿出21万元,建起3000多平方米的农机存放点,全村200多台拖拉机统一安置到存放点。村民们竖起大拇指称赞:“小村监事会,真的很管用!”

  既监督村务,也督促村民履行义务

  “指导意见”下发后,泗阳县“小村监事会”成员仔细研读,力求弄懂监督村务的权力范围、监督的内容和监督的方式。

  该县县委农工办主任王晓晖介绍,“小村监事会”主要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财产管理、村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发展党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进行监督,监督内容包罗万象,村民称之为最靠谱、最放心、最信任的“万事管”。

  作为村级“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的监督组织,“小村监事会”采取收集意见、提出建议、监督落实、通报反馈等方式实施监督。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村务监督,产生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效果。

  “小村监事会”在监督村务、财务的同时,还督促村民履行义务,引导村民配合支持村里工作。城厢街道南园村党支部书记潘士军说,村里“同质供水”工程启动后,由于工程队开挖管沟经过农田毁损青苗涉及补偿,导致村民阻工。王恒田、张暇年、周广会等“小村监事会”成员,深入施工现场,宣传“同质供水”的好处,并把施工方与村民叫到一起,面对面解决施工中损毁青苗的矛盾,加快了“同质供水”工程的进度,村民很快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大伙儿都受益。 (张耀西)

  村民更放心,村干部更顺心

  近日,村务监督成为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北夏宋村的村干部们热议的话题。大家认为,“意见”对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聂桂生是北夏宋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他说:“俺觉得这个文件很好、很实际,对于我们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权力和职责进行了明确,非常细化,让我们以后开展村务监督时脑子更清晰了,腰板儿也更硬了。”

  徐长平是息陬镇南息陬村的村民代表,他曾经参加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选举。“中央文件明确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中推选产生,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俺觉得能最大限度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确保选出村民中意的人。”他信心满满地说。

  作为息陬镇东陬村党支部书记,张雷说,“长期以来,村里干部人数少、事务多,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村干部经手的事儿也越来越多。有些事情稍微做不好,就会引来群众的误解和埋怨。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可以更好地消除村干部与村民之间可能存在的误会,让村民安心,也能让村干部干得顺心,说得清楚,做得清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农村基层干部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党对农村工作的千条线、万条线需要通过村干部这一根针贯穿下去。村干部和基层群众打交道最多,他们的行为不仅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能否落到实处,更直接关乎党员干部的形象。“农村地广人多,村干部是落实上级政策和指示的关键一环,过去对于他们的制度性监督其实存在缺位。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让村干部身边的人来监督村干部,不仅提高了农村公共事务的透明度,堵塞漏洞,从制度上防范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而且也能减少群众对基层干部不必要的误解。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农村更美丽。”息陬镇党委书记刘慧敏表示。 (刘海韵)

来源:dxscg.com.cn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