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三农视点> 正文
乡村振兴,基层群众有哪些新期盼
2017-11-17 09:59:00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务之急是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乡村发展活力。那么,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基层群众有着怎样的新期盼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以便在工作中精准发力。

 

  防止政策进村不进门

  “终于想通了。我这就回去商量,明年请人机耕。”近日,年过七旬的村民罗某听了镇村干部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后,牵着老牛下山去了。原来,罗某家有耕田5亩,30多年来一直同兄妹3户共养一头牛耕种。现在国家加大机耕普及和农田补助,牛耕越来越少。宣讲员给罗某算了笔牛耕和机耕的账,时间成本、人力投入、耕种效率、养牛费用等一叠加,入不敷出,养牛耕种反倒成了罗某家致富的羁绊,罗某悟出“是这个理儿”。

  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在于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只有紧密联系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实际,群众心头才会“冒热气”,好政策才能抵人心。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在深刻转型、观念多元、利益多样的当下,乡镇党委、政府处于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前沿,处于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之下,肩扛着责任与压力。一些老基层干部对乡村的每个角落都像自己家里一样熟悉,他们常说,身在基层不能浮在上面,否则就与群众隔一层。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基层干部更用心。

  眼下,十九大精神宣讲正在基层如火如荼开展。如何把新时代的政策主张送到千家万户,送进群众心坎里,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十九大宣讲人员在学懂弄通做实下功夫的基础上,通过走田埂、进农家“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地宣传,让广大基层群众领会报告,而不限于“政策进村不进门”。乡村振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基层干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带领农民走上小康路。 

四川内江市 文国云

 

 

  加大对种粮大户倾斜力度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我对种粮的信心更足了。

  我从2009年开始承包了400亩地种粮食。这些年中央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作为一个种粮大户,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种粮大户给予倾斜:

  一是粮食补贴的倾斜。国家取消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希望继续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贴。

  二是贷款的倾斜。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购买农业机械设备需要大量资金,我们一时半会儿拿不出这么多钱,贷款又需要抵押担保,手续繁琐,希望能以农机或土地流转合同作为抵押获得贷款。

  三是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政策支持。农产品要卖上好价钱,还得走深加工的路子,品牌大米比无品牌的大米利润要大得多,希望中央出台政策扶持种粮大户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比如在资金、商标注册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

  四是技术培训方面的扶持。我们种庄稼全凭老经验、老办法,种什么品种好、打什么农药等基本上没有技术指导。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多开设培训班,多派农技人员到村里来指导。 

江西樟树市 付涛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