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三农视点> 正文
农谚新解
2015-05-29 09:42:00

  编者按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人靠地长,地靠人养”……被喻为“农业哲理小诗”的农谚,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交口相传、世代相袭,用以传授农业生产经验和生活感悟的谚语,是中华灿烂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农谚根植大地,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谚语语言生动但道理直白,我们干部也应该了解,最好熟记于心。

  了解农谚、掌握农谚、熟记农谚,对于大学生村官而言尤为重要。农谚是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的“敲门砖”,贴近农民的“粘合剂”,服务农业的“通行证”。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官深刻理解农谚精髓,提高运用农谚的本领,本报特开设“农谚新解”专栏,从由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编、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作序、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主编的《农谚800句》一书中,遴选有关气象、农时、种养、农经等方面的经典谚语,配以科学的注解。本专栏聘请江苏省农林厅原厅长、江苏省政府参事刘立仁同志为顾问,希冀对大学生村官群体有所裨益。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钩钩云”指的是像钩子或标点符号逗号一样的云,属高云,称为钩卷云。当天空出现成片的钩卷云时,这预示着新的天气系统(如锋面、低压气槽、气旋)将要移来影响本地,未来天气将转阴雨天气。

  早上浮云走,晌午晒死狗

  造成早上“浮云走”的云,是碎层云,属低云,移动快,高度低。它是雾或层云抬升过程中变成的,因而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回升,雾滴、云滴将逐渐消散,碎层云也就消散了。上述天气现象说明本地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好。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鲤鱼斑”指的云是透光高积云,属中云。这种云明亮洁白,一块块整齐排列在天空,云隙之间可见蓝天,状如鲤鱼鳞片或瓦片。这种云是稳定层之下,由于局部波动、对流、扰动而产生的,一般不易发展,云会慢慢消散,同时也说明本地受高气压控制之下,天气晴好。

  云做被,夜不寒

  如果晚上天空云层密布,像棉被一样盖住大地,晚上地面辐射的热量由于云层的阻挡会反射回大气层,这就会提高气温,气温又影响地面,使地面降温变缓,所以在冬天有云的夜晚就不会寒冷。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云盖住山顶成为“山戴帽”;云层没住山腰,但可以看见山顶称为“云拦腰”。阴雨快来临时,由于云层灰暗且低,往往压住山头形成“山戴帽”,它是阴雨天气的前兆。但是如果“山戴帽”后云层不再下降变低,反而逐渐抬高形成离开山顶之势,出现“帽抬高”,预示不会有阴雨来临,反而预兆天气会转好。

  “云拦腰”多半是由于夜间辐射冷却而在半山腰形成的地方性层云之类的低云,很可能就是雾,所以“云拦腰”一般是好天气的象征。

  云彩出了朵,下雨无处躲

  “云彩出了朵”是指淡积云向浓积云、积雨云的转化过程中,在浓积云顶部出现花椰菜形状凹凸不平变得模糊直至最后消失,取而代之的却是铁砧似的顶部,这就是“云彩出了朵”。这时的浓积云发展成了砧状积雨云,在砧状积雨云中对流非常强烈,会产生雷雨天气。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春夏季节,太阳快落山时,天边有耸立如山的云彩,太阳落进西边天空连片的乌云之中,称为“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一般是浓积云或积雨云,它预示本地西边有向东移动的低压系统或锋面系统即将影响本地,天气很快会转坏,半夜前后就会下雨。

  火烧乌云盖,大雨快到来

  在夏季的傍晚,还有积雨云在旺盛的发展。积雨云的底部由于云层较厚,光线射透不了,因而显得特别黑;而积雨云的顶部在斜阳的照耀下呈现红色,这就是“火烧乌云盖“。

  这种乌云的特点是在傍晚太阳下山时还一直处于旺盛发展阶段,而且乌云与西边的地平线连成一片。这些都说明这不是局地对流,而是有低压系统即将移来,本地将有雷雨发生。

  早晨西南黑,到夜等不得

  清晨发现西南方乌云一片,表明西南方向的雨带在移动,按照人们观察,只要西南方向有雨,特别是西南角有雨,必然会落到本地来(这条谚语带有地方性)。早晨西南黑,不等到夜里就会下雨了。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