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三农视点> 正文
文化营销让滕州土豆不愁嫁
2014-07-18 10:01:00

  每年4月中旬开始,打着其他地区土豆青黄不接的时间差,山东滕州土豆就呼啦啦上市了。滕州农民喜滋滋的,地头价就达2块多钱1斤。而且,滕州建起了土豆文化馆,连续6年举办马铃薯节,举办土豆主题摄影大赛,在全国土豆家族中,能有这样待遇的,恐怕只有滕州土豆了。

  滕州马铃薯种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滕州春秋两季马铃薯面积发展到65万亩,亩均效益8000元以上,是我国马铃薯种植单产最高、效益最好的县(市)。

  文化营销,是滕州土豆一道靓丽的风景,与产品营销相得益彰。从2009年至今,滕州马铃薯节已连续办了六届,建了中国第一个马铃薯文化主题公园,有剪纸、摄影、烹饪等艺术为它“量身定做”,一粒小土豆因此变得光彩夺目。这使滕州马铃薯传递出丰富的内涵:它产自滕州特有的土壤,它采用科学的栽培和储藏方法,它携带100年的农业文化印记。由此,它的身价是其他土豆的2-3倍。

  见过《清明上河图》,你见过“清明界河图”吗?中国国际剪纸协会会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洪霞用鲁班爷“齿草化锯”的本领,用剪刀再现了滕州界河大地上的恢宏景象:美丽的凤凰留下了“金蛋”——土豆,庄稼地里人们播种土豆的繁忙,“中国梦”号巨轮驶向朝阳……心灵手巧的她艺名是“土豆花”,“让土豆飞”、“土豆丰收之神”等系列剪纸蕴含着她对家乡土豆的深厚情感。

  公园是大家常去的地方,可是你听说过马铃薯文化主题公园吗?这又是滕州人的创造。马铃薯文化主题公园为国内首家专项农作物的文化主题公园,也是集马铃薯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以马铃薯历史、产品和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开放式旅游项目。土豆文化馆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宣传展牌近200平方米,创作了《土豆之歌》,通过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实物展示等形式,全面宣传土豆的传播和起源、营养价值和用途、土豆产业发展历史和成效。

  这里还有马铃薯观光采收点、科普画廊、农事体验、马铃薯美食、观光园艺、马铃薯风情摄影等多项游乐版块,使游客在体验采收马铃薯乐趣的同时,了解生态技术和现代农业的魅力。

  该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注入科技力量,全力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让滕州马铃薯打响了品牌。

  强化科技、装备、设施“三大支撑”。滕州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先后在省、市科技部门专题立项65项,促进了先进品种、技术的推广引进。推进了良种产业化进程,设施栽培面积达到38万亩,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率达到85%。

  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社会化“四化生产”。出台扶持政策,发展马铃薯专业镇4个、专业村285个,年产马铃薯195万吨。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统一实行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生产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

  实行组织化、品牌化“两化营销”。建立出口企业加工备案点25个;建设恒温库100座,贮存量20万吨;马铃薯中介运销组织发展到60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形成了“市场+运销队伍+基地”的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滕州马铃薯”优势品牌,“滕州马铃薯”入选中国100大地理标志,成为畅销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腾宣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