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三农视点> 正文
“猪周期”如何突围?(一线调查)
2013-05-09 10:00:00

   

   

  在目前猪价低迷情形下,有关部门和企业组织技术人员,上门为养殖户诊断猪病等服务,与养殖户共渡难关。图为在贵港市新塘乡农户猪场,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派技术人员观察养殖场情况。

    新闻背景

  “猪周期”又一次来袭。

  “最近,猪肉可真便宜。”常在南宁麻村菜市买菜的彭阿姨发现,春节前动辄10多元的五花肉,现在八九块就能买到。便宜的背后,是一轮让养殖户“心惊肉跳”的“过山车”式的挑战:从春节后开始,猪价接连“跳水”,养殖户“很受伤”。为降低损失,纷纷抛售小猪,宰杀母猪。

  作为全国养猪大省的广西,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价格下降幅度则达到了11.8%。与此相反,养猪饲料玉米等价格却小幅上升。广西平均猪粮比价4.64∶1,处于生猪价格调控预警红色区域。为此,广西启动一级响应收储生猪。

  “一下上天、一下落地”,养猪业为何上演“疯狂过山车”行情?被业内称为“猪周期”的“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到底因何形成?如何求解?本报记者深入养猪大省广西展开调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庞革平 谢振华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