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因素影响农产品供给
2011-11-04 12:00:00
10月31日召开的第三届农业投融资洽谈会上,农业部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表示,在四重不可逆转的因素影响之下,“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产品的供给将趋紧,相关的农业投融资体系需进行调整。
四种不可逆转的因素分别为:新增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大量农民工进城后由粮食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中国人食物结构变化,肉蛋奶等高耗粮副食的需求增多;全球能源危机爆发,更多的粮食油料作物被转换为生物燃料。
以牛奶的需求为例,1985年时中国人均消费仅为2.4公斤,截至到2010年底,这一数字变为26公斤。而在生物燃料领域,中国有近50%的油菜籽被转换为生物柴油。
以饲料供应为例,目前中国的饲料年产量为1.6亿吨左右,消耗的玉米总数为4000万吨左右。而要实现全部养殖饲料均由工业化饲料供应体系来保证的话,要求产量要达到3.2-3.5亿吨,在目前的玉米供求缺口加大的形势下,这一目标很难达到。
耕地的供应形势是造成中国农产品供应“紧平衡”加剧的另外一个因素。2010年时,中国进口了5480万吨大豆,30万吨棉花。相关测算显示:如果这些农产品均要自给的话,需要额外增加4-5亿亩的耕地,或者6-7亿亩的坡耕地。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相关的农业投融资体系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具体调整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货币政策给予补贴、税费进行减免、改善农村金融监管水平。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