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三农视点> 正文
两部委打造“田间直供”流通方式  
2011-12-23 12:00:00

  针对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等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商务部、农业部正着力打造一种鲜活农产品“田间直供市场”的新型流通方式,力求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流通环节成本高的痼疾。 

  目前在国内占主流地位的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条为“农户—收购商(农产品经纪人)—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超市或农贸市场—消费者”,流通环节过多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并带来了鲜活农产品的质量无法保障等问题。

  为此,商务部、农业部于2008年启动“农超对接”试点。今年2月,两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并于10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国农超对接进万村”行动,先后组织10家全国性连锁超市、209家地方性连锁超市和3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对接洽谈,达成了一批长期合作意向,协议采购数量36万吨,采购金额20亿元。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6万家合作社与超市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通过与超市对接,利用其销售网络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农民合作社不仅避免了盲目生产,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据了解,美国80%以上的生鲜农产品实现了超市直销,而我国大中城市生鲜农产品自超市直供直销的仅占15%左右,预计未来一两年有望达到20%,到“十二五”末这一比例将达到30%。

  业内认为,尽管多方受益,但“农超对接”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组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快完善、落实农超对接相关优惠政策。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辛华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