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饲养牛和猪等,农产品有麦类、甜菜、马铃薯等,肉类产品自给有余,粮食的自给率在90%左右。比利时在发展生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挥农民协会作用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完善生态农业监督机制
比利时的生态农业大约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起初只是一些农户的自发行为,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提高,欧盟出台了扶持生态农业的具体政策,比利时也随之推出相应的措施,生态农业得到有序健康的发展。如完全禁止在种植作物时使用化肥和农药,在饲养禽畜时禁用含添加剂的饲料,禁止在放牧的草场上使用除草剂等。家禽粪便等有机肥的使用也有明确的标准,一旦超标就要进行惩罚。
比利时发展生态农业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农民中树立尊重环境、注重产品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保证发展生态农业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其次,帮助生产者建立和完善市场,让他们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是生态农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再次,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生态农业产品的检验管理,比利时设有生态农业专门监督机构,对从事生态农业的农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违反生产标准的农户收回“生态农业”标识,通过加强监督达到“护牌”的效果,保证市场的稳定。
农村基础设施比城市还好
比利时农村的基础设施比城市的还要好,道路、供电、供水、排污以及垃圾回收等各种服务设施非常完善。从农村到城市到处都是成片的树林,公路两侧和野外次生林占多数,村镇和城区当中成片的人工林也很多,城镇清洁,空气清新。
同其他欧盟国家一样,比利时农业机械正在向智能化、高效率和大型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已逐步融合现代微电子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田间自动导航系统、机器视觉系统等研究成果已开始应用和装备到拖拉机与自走式农业机械上,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并改善操作者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此外,信息化的农村社区管理,旨在实现高效、便利、和谐、公开、透明。由于拥有十分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比利时一般农场最多不会超过10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是比利时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充分发挥农业协会作用
比利时的全国农业协会是由各省农业协会组成的,各省农业协会又进一步分为专署农业协会,专署农业协会由当地农民自愿发起组成。全国农业协会的会费由各省农业协会上交,而基层农业协会的活动经费完全来自参加协会的农民。
比利时全国和各省农业协会都有一些贸易公司,有的省农业协会中的贸易公司为协会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活动经费,协会作为股东参与企业的经营。比利时60%的农民加入了农业协会,20%的农民加入了其它联合组织。
农民协会的工作主要包括三项:一是维护成员利益,二是组织培训活动,三是提供各种咨询。保护农民的权益是农民协会的重要工作内容,协会的决策是自下而上的,无论什么决策都要先从基层开始征求意见,逐步反映到高层,再由高层人员与政府进行沟通,反映农民愿望,影响农业政策的制定。农民协会成立至今,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实现与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