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从机关走来的“村官”,有着怎样的招数和情怀
2016-10-14 14:52:00

  编者按 2015年4月,中央组织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通知,部署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8.8万名“第一书记”奋战在基层。其中,中央各部委办局选派的一批优秀青年干部,用自己的“想法+办法”改变着古老的乡村。他们的驻村实践告诉人们一个朴实的道理:发展理念和思路往往比资金、人脉更重要。在此,本报遴选了几位“大机关来的驻村干部”,看看他们是怎样脱掉皮鞋、扎根泥土,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希冀对大学生村官们有所启迪。

 

刘松

思想建设比招商引资重要

  选派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机关

  驻村职务:四川省万源市茶垭乡李家沟村第一书记

 

  29岁的刘松,2015年9月来到李家沟村走马上任。一年来,大巴山的阳光晒黑了他的肌肤,山风磨砺了他的性情,也锻炼了他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才干与本领。

  李家沟是国家级贫困村,所辖的12个村民小组散落在大山深处。一天,刘松探访贫困户朱光旭,不一会儿,陆续进来十多位村民,他动员大家养殖“旧院黑鸡”。

  养黑鸡投入小、产品销路好,适合生态环境好且缺乏青壮年劳力的李家沟村。刘松和当地工行的同事们联系了一家实力雄厚的畜牧企业,由银行出资购买破壳45天左右的“脱温”黑鸡种苗,免费发放给村民,由种鸡企业向养殖户提供饲料和防疫服务。黑鸡出栏后由企业回购,扣除鸡苗成本,盈余归养殖户所有。

  “养鸡最怕瘟疫,鸡要是死了咋办?”村民们心存顾虑,刘松耐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刘松笑着说:“动员效果还不错,饭总要一口一口地吃嘛!”

  万源是富硒区,不只是黑鸡,土豆也富含硒元素。刘松又请来当地农业局的专家来给村民讲授高产土豆的种植技术,也很受欢迎。

  除了这些,刘松还把乡亲们带上脱贫致富的“信息高速路”。他认为,李家沟村出产的农产品无公害,如果能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大城市,可以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于是,他利用工行的电商平台——融e购,把旧院黑鸡、无油红豆腐等万源特产顺利推上了网络。

  如何确保扶持政策真正惠及最需要的人?刘松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村民申请、村民代表评议与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贫困户名单逐一确认,并在村民聚居点张榜公示,得到了村民的好评。2015年12月,第一批助农贷款产品“致富贷”顺利发放。一名养殖户原先养了18头牛,这次利用贷款,养殖规模扩大了一倍多。

  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李松的回答是:“思想建设比招商引资还重要。我们要设身处地去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引导他们真正树立自力更生的观念,变输血为造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对于下一步的扶贫工作,刘松希望设立一个产业基金,为那些有志于创业的乡亲提供资金支持,目前正在积极争取政策。(屈鬯 陈阳 卢川)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策划:聂伟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