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听大学生村官讲述身边村民的“那些事儿”
2016-04-22 10:13:00

  编者按  任职乡村,沉入生活最基层,大学生村官接触最多的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乡民。尽管这些乡民籍籍无名,但日久天长,大学生村官却从他们身上读取到很多可敬可爱之处,并汲取到一份留守基层的勇气和力量。本期我们刊登几位大学生村官讲述的村民故事,故事未必是最精彩的,但留存在村官心中的感动却是无可替代的。

 

一位从不为自己的 “上访户”

姚鼎

 

 

  我到齐南村当村官以来,发现了不少可敬可爱的乡亲:有照顾瘫痪妻子十多年的好丈夫,有数十年如一日侍奉婆婆的孝儿媳,有多年坚持为村里做好事的“活雷锋”……但如果要村民们评选“谁是全村最可爱的人”,可能非石琴昌莫属。

  我至今还记得,刚当村官不久的一个上午,有一位个子不到一米六、走路一瘸一拐的花甲老人,一进村部,看到我正在用电脑,便凑上来问:“小同志,能不能帮我开个邮箱,里面有几封信,给打印一下?”我听了一愣,一般村民来找我办事,通常都是复印一下证件、咨询一下低保申请条件,这种活还是第一次碰上。但我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按照他提供的邮箱地址,登录、点击下载,打开信一看,我吓了一大跳:信一共4封,分别是写给市县有关领导的。难道是上访户?我心里想着,一边关切地问他:“你要做什么呀?什么事跟我说,不行可以找村书记。村里有啥事都可以好好商量解决呀!”

  原来,崇明中学有位高三女生家长找到他,跟他反映了一个情况——这位家长是位好心人,这个女生是他当年从马路边捡回来的一个弃婴,所以一直没能报上户口。如今,孩子很健康,成绩也很优异,因为户口问题,很可能无法参加高考。“孩子很可怜,不能因为户口误了前途。这个忙我帮定了!”在试了很多办法无效的情况下,他产生了写信给市县领导试一试的想法。

  过了一段时间,我在路上遇到了这位“上访户”。他一开口就跟我报喜:“上次写给领导的信有回音了。小姑娘的户口办下来啦!”那一刻,我们笑着很开心。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时不时来村部,为群众的事“上访”,我服务村民的积极性也被他调动起来了。从交流中得知,他名叫石琴昌,65岁,是本村十二村民小组的村民,退休前是崇明县向化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他腿部的残疾就是曾经为保护学生落下的。这个残疾的老人却有一颗“菩萨心”,喜欢帮助他人,先后拿出数十万元资助贫困学子、残疾老人、贫困家庭,导致自己经济拮据,至今没有成婚。

  除了帮助人,石老师还乐为老百姓代言。陈家镇几十户村民千亩瓜田只长藤不见瓜,是他顶着烈日去调查,采写的报道发表后,市农委领导和专家现场会诊,为瓜农们挽回了损失;堡红线公交车每天仅有4班,村民出行难,当地群众找到他,经他呼吁问题解决了。还有,部分村民在银行门口遭遇骗子“高额投资诈骗”,又是石老师出手相助。每次,群众要感谢他,他总说,“我没做什么,要谢就谢党和政府!”

  如今,我只要看到石老师蹬着一辆旧自行车,肩上挎一个小包到村部来,我就知道,他又要为村民们“上访”了。“有石老师出马,妥妥的!”

  石老师“上访”,从来不为自己,而是为了他人的急难事。平时我们交流闲话不多,都是有事说事。但从他的身上,从他做的一件件事情上,我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情怀。一个村民能做这么好,作为一名村干部,岂能落后?

  (作者为上海市崇明县向化镇齐南村大学生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策划:聂伟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