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只要你有才艺,广阔的“T”台一定能秀出精彩
2016-03-18 10:04:00

  编者按 俗话说“艺不压身”。不少大学生村官都有一技之长:歌唱、舞蹈、绘画、书法、写作、剪纸……他们来到农村,用才艺点亮梦想,用文化润泽心灵,赢得了村民的青睐。同时,他们也在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中沐浴感动,激发灵感,实现了工作、才艺两相长。今天,我们刊发了几位村官的感悟和作品,目的是希望更多的村官发挥自身特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也欢迎大家在我们的报纸上秀一秀才艺,让村官“精神家园”日益丰富多彩。如果你有绝活,就请露一手,我们期待着!

 

剪纸:村官讨教 贠彩霞(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洒河桥镇安家峪村副书记)

 

书法:莫管风浪,再大也要携手不放。彼岸,就在不远前方。 喻敏(江苏省涟水县红窑镇朱圩村副书记)

 

黄健芬,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街道青塘村党总支部书记助理,2011年从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音乐学专业毕业后到村任职。图为黄健芬在为山区孩子表演。

 

 

乡村热土是灵感沃土

 

 

张雨荷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

 

  张雨荷,2015年6月毕业于重庆长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重庆市綦江区东溪古镇草坪村主任助理。2015年12月底,在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教育工委等部门主办的第二届重庆市“梦想100”人生规划大赛中,张雨荷的梦想“做一个未来的儿童文学作家”荣获三等奖。截至目前,张雨荷已在各类报刊发表儿童文学作品82篇。记者日前对他进行了专访。

 

  乡村梦缘于文学熏陶

  记者:雨荷,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儿童文学创作的?内生动力是什么?

  张雨荷:2013年,我读大三,每次读了别人写的儿童故事,我就有一种想写的冲动。那时候学习任务重,能够静下心来写是不容易的,就是我能静下心来,也顾虑老爸老妈反对。但我最终还是写了,并且还悄悄地给杂志社投稿。

  我要感谢我的老爸,他知道我写童话时没有阻止我,相反还鼓励我说,我们家一定会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老爸是个作家,出版过畅销小说,他坚持文学创作的精神一直潜移默化地激励着我。

  其实,我的创作梦想,在小学时就有了。那时候,我的脑袋里经常蹦出很多奇思妙想,写出的文章常常让人捧腹大笑。一直到考大学前,我尝试写过一些校园小说,但很难发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很纠结,妈妈建议我学医,爸爸希望我当老师,我的内心却有一个声音:你最爱文学创作,还是去为梦想拚搏一回吧。最终,我选择报考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记者:你还记得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吗?既然你喜欢文学创作,为什么毕业时还选择当村官?

  张雨荷: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叫《最美》,讲述一个小女孩和两只流浪狗的故事,发表在《作文与考试》杂志上。记得当时我收到杂志样刊时,激动得流泪了,我几乎是哭着打电话告诉我老爸的。到2015年6月毕业时,我已经发表了40多篇。但在面临就业时,我还没有考虑说要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我依然要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就考回家乡重庆市綦江区新盛镇社保所,当了一名志愿者。

  我对西部志愿者的认识起源于我老爸出版的长篇小说《80后的火红年代》,讲述的就是西部志愿者的故事。在社保所,我接触到了许多农村的人和事,感觉农村的发展,很需要我们这些有文化有理想的青年人。我特别关注农村儿童,主动到村镇的市民学校做一名志愿者教师,给前来上培训班的孩子义务教课。后来,我考上大学生村官,到东溪镇草坪村做村主任助理。

 

  让孩子成为我的老师

  记者:你是怎么和农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交流的?你给他们带去了什么?

  张雨荷:我是2015年8月报考的大学生村官,正式到村上岗是12月,2个月来我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将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他们,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他们如何写一些短小的童话故事。指导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会根据他们所画的图案编出一个个小故事,让他们更加自信,画出更特别的画。

 

  记者:孩子们知道你是写儿童故事的么?

  张雨荷:我没有跟他们讲。我觉得这个不重要吧?我现在的身份是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我的职责是当好村官,给他们上好课。我讲给他们的故事,只是个人创作的一小部分,因为我的作品还不算多,目前仅创作了110多篇,发表82篇。我会推荐更多优秀的儿童故事让他们读,比如郑渊洁和曹文轩的。

 

  记者:从这些孩子身上,你也可以汲取到创作的灵感吗?

  张雨荷:那是当然。在我的儿童文学创作中,我会将和孩子们交流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进童话故事中,包括孩子们告诉我的心愿,虽然只是一个童话,但其中包含着留守儿童的期待。因为农村这些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就是关爱和自信。关爱不仅仅来自于他们的亲人,还有社会。不断地鼓励他们,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表达。我当村官,可以通过儿童文学作品这一载体,开启农村儿童的思想境界和想象空间,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到大千世界的精彩,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原动力。

  虽然村务工作很忙,但我每天坚持和孩子们做朋友,让他们成为我的老师。

 

  工作和爱好分得清楚

  记者:在村里你主要做什么?如何协调工作与写作的关系?

  张雨荷:目前,我在村主要还是熟悉村情民情,处理一些文字档案、讲解一些政策法规等。我到草坪村时,恰好镇里宣布全村脱贫,那种难以言表的幸福感让人动情。选择做村官,就是想到基层体验更多的真善美,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传递真善美。

  我喜欢创作,同样也热爱工作。因为我知道任何工作都将会为我的创作带来丰厚的回报。创作来源于生活,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更何况,到农村任职也是我发自内心的选择。我现在的愿望就是深入生活,踏实工作,不辜负村官这个选择。所以,我将工作和爱好分得比较清楚,工作中我认真负责,努力做好领导交办的任务和自己份内的事情。至于我的写作,都是利用别人玩手机、看电视、打牌娱乐、逛街的时间进行的,我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记者:你说你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家,我相信在村工作对你的创作是有益处的。

  张雨荷:是的。去年12月,我参加重庆市“梦想100”人生规划大赛,我的梦想宣言是:把最绚烂的梦带给全世界的儿童。我坚信,执着追求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了就一定不会成功。

  工作在基层农村,生活体验在农村,农村的广阔天地,碧蓝的天,新鲜的空气,绿茵茵的草,绚烂的野花,绿油油的庄稼,干净的乡村公路,朴实的村民,这些都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记得第一次到村民家中,衣服穿少了,冻得我浑身发抖,一位阿姨拿了一件厚衣服披到我身上。起初我不好意思,拒绝了她,可她太热情了,我就拿衣服把自己裹起来。后来,她还让她的孩子给我倒了杯热水,让我非常感动。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凭空想象。尽管我的村官生涯才刚刚开始,但我相信,这将是一段丰富的人生旅程。我会用文字描绘乡村的美景,讲述农村小伙伴的快乐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小伙伴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期待什么。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选择做大学生村官是我人生最正确的选择,选择儿童文学创作是我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

  本报记者 杨涌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策划:杨涌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