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晋杰打个电话,问问办二胎准生证需要拿甚证。”“柏利园的树苗长的不歪,卖的又好,咱不能问问晋杰,种上也试试?”平城镇司家岭村民常这样说道。村民所提的人是村里的大学生村官王晋杰,其貌不扬,不是什么响当当的人物,也没有什么名传乡里的大作为,只是村民有了急事难事总会先想到他。
他出生于陵川县东部乡镇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经济收入十分微薄,他和哥哥从小学习成绩就特别好,于2002年前后相继考上大学,成了小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在父母亲加倍的辛劳下,兄弟二人终于长大成人、学有所成。对于农村的苦、农民的穷、农业的落后,他自有切身的体会,比同龄人认识也更为深刻,回到农村、富裕农民的念头在他心里扎了根、发了芽。
2007年被选聘为平城镇司家岭村的大学生村官,在村上,他走家入户,与普通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和困难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哪家出门办证,哪里出现矛盾纠纷,哪家孩子考学校选专业,他总是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熟知的情况就给群众及时解答,不清楚的事情就通过上网查资料、联系同学同事,想方设法帮助群众释疑解惑,真正成了村民家里的“常来客”、办事解难的“马前卒”。由于群众信任, 年被发展为中共党员,2014年底被选为司家岭村党支部副书记。
司家岭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村民收入渠道单一,增收空间狭小,年壮年劳力多外出打工,年老体弱的村民耕种土地日益困难,面对农业发展瓶颈、土地耕种短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产业调整、土地耕种互帮互助、农民增收合作共赢,是当前“三农”发展的大势所趋。认识到这一点,他立即行动,遍访村民,广泛宣传,但由于村民思想保守、惯性作为,响应者寥寥无几。
面对挫折,他没有灰心丧气,而且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群众之所以不愿调整产业,实现合作生产,是因为没有看到其中的便利和收益。认识到这一层,他决定先试先行,打造“样板”工程,从而引领村民改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当前,全县正在实施“绿色崛起、多元发展”战略,按照“一县一业”发展策略,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针对这一实际,结合平城的地理位置、壤土结构、气候特点,选定了培育连翘苗木的发展路子。
谋定而后动。他与村支书积极沟通,争取支持,和另一名志同道合的大学生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创办了陵川县柏利园林木专业合作社。他四处筹集资金,多方发动群众,前期流转土地25亩,购进种籽、药剂、塑料薄膜等物资,在南河庄村启动了“连翘育苗”基地建设项目。在育苗过程中,他联系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平整土地,邀请专业人员技术指导,发动村里富裕劳动力覆盖地膜,集中播种,精心管护;在连翘苗销售时,他上下奔波,联系买家,组织人员按质按量选拨苗木。几年下来,经他培育的苗木达到一百万株,使用富裕劳动力100人次,促民增收10万元,引领带动加入专业合作社8户。
当问道:未来的农村如何发展,他会怎样做时,他坚定地说道:“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将会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农村会像三十年前一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向往的小康生活指日可待了。我嘛,还是脚踏实地,在岗位上体现我的人生价值,实现我的人生追求。老百姓小康了,咱不也就小康了嘛。”
王晋杰,一个父母亲眼里的骄子,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一个国家培养多年的学子,像一株株茁壮成长的连翘苗一样,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扎深了根,开出了花,结出了果,成了农民兄弟的贴心人、农业调产的实践者、农村发展的建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