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陈斯翔:师范生改行养蛇
2013-10-10 14:17:00

  

  上图:陈斯翔给蛇进行身体检查。

  “可别小看这条蛇,卖到市场上可值200多块钱。”8月25日,湖南省溆浦县仲夏乡岩英坪村的养蛇场里,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向来自广州的客商展示他饲养的2米长的大王蛇。

  小伙子叫陈斯翔,23岁,溆浦县桥江镇曹坡村人。2012年6月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岩英坪村的一名村官。

  岩英坪村是典型的山区村,生产方式单一,当地农民靠着几亩薄田,人均年收入仅3000余元。村里贫穷的面貌深深触动了陈斯翔。经过多方考察,他发现食用蛇市场广阔,需求量大,岩英坪村的自然环境又适合养蛇,他脑海中萌生一个想法,创办养蛇场!

  说干就干!今年初,陈斯翔东拼西凑2万元钱租用当地废弃的村小学,建设食用蛇养殖场。为节省资金,在改造养殖场时,陈斯翔自己当小工,一捆捆木条、一袋袋水泥在他肩膀上留下深深的印迹。忙忙碌碌两个月,第一批25个养殖栏建设完成。

  养殖场建好了,蛇从哪里来?当地山高林密,蛇类资源丰富,陈斯翔的第一个想法便是上山抓蛇。但野外捕蛇不仅风险大,而且数量小,这条路行不通。镇干部了解情况后,牵线搭桥,帮助陈斯翔从正规的养殖场购买到王锦蛇蛇苗。截至7月份,养殖场已经饲养近2000条王锦蛇。王锦蛇俗名大王蛇,在食用蛇市场上,大王蛇价格高、行情好,很多养蛇户都以它作为饲养对象。

  “要想养好蛇可不是件容易事,我对养蛇技术一窍不通,什么都得学习。”说起养蛇,陈斯翔感叹不已。今年6月,由于天气炎热,降温措施不到位,蛇圈里的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肺炎席卷蛇屋。陈斯翔连续一个多星期蹲守在蛇场,用青霉素给蛇打针,才慢慢把病情控制下来。这次“失误”让他损失了近200条蛇。

  为攻克养蛇难关,陈斯翔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蛇类书籍随身带,他还虚心向乡畜牧站的专家和周边的养蛇能手请教。通过不断地学习,他学会了许多养蛇技巧并成功掌握了蛇蛋人工孵化技术、诱蛇吃食技术、蛇栏病菌防治等技术。

  目前,陈斯翔的养蛇场已经有4间房,全部实行室内养殖,冰柜、灌料机、打料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养殖栏内不时传出“嘶嘶”的声音,记者透过缝隙看到,一条大王蛇晃动着脑袋,吐着信子,优哉游哉地移动着。走进蛇舍,陈斯翔随手提起一条蛇,介绍说:“大王蛇是无毒的,不用害怕,现在食用蛇的行情很好,基本不愁销路。目前有600多条大王蛇的体重超过1.5公斤,销售到广州能卖12万元”。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周磊 李纯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