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林德:一个大学生村官的致富梦
2013-07-31 10:55:00

  林德在辣椒种植大棚里,与第一书记一起为村民指导辣椒病虫害防治。该照片由受访人供图 

  林德在辣椒种植大棚里,与第一书记一起为村民指导辣椒病虫害防治。该照片由受访人供图

  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村官”,他放弃了都市的繁华和舒适的生活,在远离家乡的大山里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因为体会过村民的疾苦,他也真正成为村民的贴心人。村民们对他工作的支持和认可也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肯定和信任的过程。他就是临沂市苍山县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现任苍山县下村乡孔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林德。

  因为理解所以选择 大学时萌生下乡想法

  林德2011年毕业于临沂大学,2012年7月以优异成绩被选聘到临沂市苍山县下村乡孔庄村任职。在来到村里任职之前,他曾在临沂市某家大型企业工作,过着很多人羡慕的“朝九晚五”的生活。然而工作一年后,他突然意识到应该趁着年轻去锻炼一下自己,趁着年轻有激情的时候为村民做些实事,改变农村贫穷的面貌。

  说起与农村的渊源,还要从林德在大学时加入的一个社团说起。早在读大一时,林德就加入了学校的“同新社”,这个社团每周末都会组织大学生前往临沂周边的山区支教。当林德第一次踏进那个贫穷的小山村,看到孩子们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时,他便下定决心利用学习的空闲时间去支教。由于在支教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林德在大二时便接任了“同新社”社长的职位。当身边的同学都在肆意挥霍青春时,林德却热衷于各类支教活动。

  因为见过、体会过山区人民贫穷的生活,林德也越发萌生了毕业后去贫困山区的想法。“越是艰苦的地方越留不住人才,没人愿意去这些地方,更别说有知识有技术的青年了。”林德说,“我希望为他们做些什么,哪怕小小地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

  正因如此,林德在毕业工作一年后,毅然选择了辞职,来到了临沂市苍山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初进乡村困难重重 克服困难迎头上

  初来乍到,林德发现仅仅凭借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首先应该克服的问题就是漫山遍野的小虫子和酷暑难耐的天气。

  林德说刚来山村工作时看到饭菜里有虫子、苍蝇和蚊子时,根本咽不下去。但由于工作经费有限,村官们每顿饭只有一个菜,除了土豆就是白菜。山里不像城市有商店,如果不吃就只能饿着。“现在我吃饭已经很淡定了,看到虫子直接拣出来然后继续吃,”林德开玩笑说,“不小心吃掉的就当吃块肉了。”

  除了饭菜里有虫子,林德所在的半山腰的宿舍也有各种各样的虫子。虽然一年四季都有蚊帐,但是林德夜晚却经常被虫子咬醒。可这些并不是最难熬的,夏季夜晚还要体会的闷热和潮湿则让他更加体会到村民生活的疾苦。

  村容村貌换新颜 绘就农村新画卷

  为了不给村民增加负担,林德和附近几个村子的大学生村官一起被安排在远离村子的半山腰上的集体宿舍。每天早上,他都要翻过三个山头赶到他所在的孔庄村工作。林德说,村里的工作没有具体的上下班时间,只要村里有事就得一直工作。有时早上五点就得起床赶到村里,晚上十一二点回去也是家常便饭。

  由于地处山区,孔庄村通往外界只有一条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的主干道。村民们都无奈地说这条路是“晴天穿土衣、雨天换泥衣”。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村里计划修一条柏油路。于是,林德便和第一书记、村干部们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

  村里有位老大娘不肯配合拆迁,林德就经常买些生活用品去看望大娘,陪大娘聊聊天、拉拉呱,经常把大娘逗得哈哈笑,大娘逢人就夸“小林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了让大娘住的舒心踏实,他又向第一书记和村委建议给老大娘重新选个合适的地方盖间新房子。现在大娘还经常拉着林德的手到家里吃饭,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

  路修好后,他又开始和技术人员一起商讨起路灯的安装方案。2012年的腊月,天气特别冷,可为了让路灯能在年前亮起来,林德放弃了周末休息,和村民们一起在刺骨寒风中挖基坑、抬电线杆,手磨破了、脚冻肿了。终于在过年前,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孔庄村的大街小巷,也让村民过上了一个亮亮堂堂的新年。

  村里地处山区,好多农田地势高,灌溉很困难,要靠下雨和村民自己拉水上山,后来听说县水利局有相关的扶持政策,他又和第一书记到处跑部门、协调资金20多万元,完成了深水井的建设和沿山管道铺设,解决了近300亩蔬菜大棚的灌溉问题……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王亚男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