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其他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肯干……”周磊直言。没有特殊背景,没有任何基础,仅凭着这股干劲,2008年,周磊来到了金华市岭下镇,成为了这里的大学生村官。今年夏天,浙师大经管赴岭下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岭下镇新亭村的大学生村官周磊,解读他成长为一名优秀大学生村官的点点滴滴。
周磊,2003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上海、杭州、无锡等地区的建筑单位上历练过而变得更成熟和稳重的他,有了对人生梦想的新追求。因此,他在2008年回到金华,扎根农村,走上这条村官路。
关心村民,小事做起
除了开朗幽默、待人热情之外,周磊能顺利融入新亭村的原因在于他从现实生活出发,真正做到关心村民。“我不是当地人,虽然不会讲他们的话,但我听得懂。多到村里走走,用真诚和村民们交流,多关心他们,慢慢的,就很容易被接受了。”周磊告诉记者。平常工作之余,周磊会到村里四处走动,同村民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村民解决问题。
刚工作时,周磊所在村委会旁住着一些“五保户”老人,这些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生活得不到充分的照顾,周磊在了解情况后一有空便帮助老人做一些如抬水、扛米、聊天等力所能及的小事,并在政策方面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福利。渐渐地,村民们看到周磊如此关照老人,对他赞不绝口,他的好口碑也因而传开。
关心村民,从小事做起。干一些惠及百姓的实事,做一些看得见的小事,真真切切融入到百姓当中,这就是周磊。
工作难题,步步解决
“要说工作以来遇到的难题,可能就是农房改造时的拆迁规劝工作了,这是考验耐心和嘴皮子的活儿,有些村民的观念很难改变,特别是老人,对旧房子有着很深的感情,规劝工作也很难进行。”周磊告诉记者。为此,他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详细地给他们讲解拆迁的目的、政府的补贴情况以及改造后的规划图等等。为了村的建设,周磊和同事轮流上阵,一遍又一遍地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有时候,同一户人家要跑上十多回。可周磊,凭着一股韧劲,终于顺利完成拆迁工作,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新亭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被评为省级中心示范村、省级生态村、文明村以及绿化示范村。
吃苦耐劳,稳步前行
“我没有其他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肯干。别人双休日休息,我继续上班;别人晚上睡了,我继续加班。我并不聪明,只有干得多,才能走在别人前面。”简单的话语里展示出周磊说实话,干实事的特点。
周磊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协助村委村干部建设好村,负责村里的一些申报评比工作。几年来,在领导的带领下,凭借着自己肯干、肯吃苦的精神以及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周磊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付的每项任务。在远程教育项目中,周磊在村委会会议室配置了一台电脑,用于党员教育辅导以及向村民传播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让村民们的农业知识得到提高。极强的责任心与执行力,肯干肯吃苦的精神,是周磊每项任务出色完成的保证。
“自己的梦想固然重要,但面对现实,要重在脚踏实地。”周磊告诉记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踏实苦干的周磊被评为2010年金东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先进工作者,2012年度金东区优秀大学生村官。“既然走了这条村官路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周磊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