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期满就走,村里很多事就会脱节,我做的工作还不够完善,我不想半途而废。”“村官”任期就要期满,在鄱阳县芦田乡吴张村任村支书助理一职的万腾飞却选择继续留下来。
万腾飞,男,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早在2009年毕业时,万腾飞与江西一家省直事业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平台发展,可这名研究生却毅然选择去乡下当“村官”。
2011年9月13日是万腾飞到村里报到的日子。还没进村,万腾飞就被村口破烂不堪、雨后没法下脚的泥巴路吓得不轻。虽然万腾飞做好了农村条件艰苦的心理准备,但吴张村的破旧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村党支部书记带着万腾飞在村里转了一圈,不停地对他说,村里的条件不好,这下可要苦了小万了。村里脏、乱、差的景象让他内心极为震撼。条件越艰苦,说明这里越需要我,我就越要留下来,万腾飞暗暗地给自己打气。
为了尽快熟悉村情,万腾飞决定上门走访。可第一次上门就吃了闭门羹,怎么回事?万腾飞不住地琢磨:就算下地干活,中午也该回来吃饭啊。难道带了中饭在田里吃?万腾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晚上饭点的时候又一次来到这户人家,这次果然家里有人。户主吴新发回忆第一次万腾飞上自己家走访的情形,笑嘻嘻地说:“开始我们都不搭理他,还以为是哪里来的骗子。”眼尖的小女儿看到万腾飞手里的登记本就主动和他攀谈起来,话匣子一打开,气氛就得到缓和。万腾飞总算是顺利地完成了第一家的民情收集工作。这也为他走访其他村民提供借鉴经验。万腾飞一年来共走访农户233户,记录民情日记150余篇,收集意见建议47条,排查纠纷20起,化解矛盾11起。他创建的民情档案里宝贵的信息为吴张村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事实依据。
摸清了穷根,就要根治穷病。苗圃基地建设初期,许多村民不敢将土地盘出去。盘出土地就能甩了这么多年的贫帽子,真的假的?土地是祖宗留下来的,盘出去了,以后留什么给子孙,这不是大逆不道吗……村民们心中的各种疑问和犹豫让基地建设工作难以开展。为了打消村民心中的顾虑,万腾飞协助领导组织全村20多名村民代表前往南昌湾里参观考察。回来后仍有部分村民还是不放心。万腾飞依旧耐心细致找到村民做思想工作,给村民吃“定心丸”,最终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万腾飞打趣地说:“我妈常‘笑话’我,不回来当村官哪用受这样的苦。她哪里知道,当苗圃基地项目落成的时候我有多开心。”现在,吴张村2000多亩的苗圃基地上都种上了树苗,直接带动农户320户,1300余人增收致富。万腾飞也因此获得“全市十佳大学生村官”称号。(廉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