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杨爱民:给失地农民“送饭碗”
2012-12-28 10:19:00

  2011年11月,江西丰城市决定在丰洛铁路以东区域建设总占地面积达15平方公里的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大学生村官杨爱民所在的小港镇路口村就在规划范围之列。为及时完成征地任务,杨爱民利用一个星期时间,查阅大量资料,学懂学透征地拆迁方面的相关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一开始,村民抵触情绪比较大,有时候连家门都进不去。面对这种情况,杨爱民并没有打退堂鼓,在和其他村干部商量后,他连夜起草了一份《告村民书》,详细说明建商贸物流园区的好处、征地补偿标准、就业安置政策等,挨家挨户发放给村民。碰到没人在家的,从门缝里塞进去;碰到不认识字的老人,他细心地读给他听;村民不明白的,他给予耐心地讲解。

  村“两委”就征地工作多次开会,每次都因意见不一,无果而终。面对这种情况,杨爱民提出个人想法:一是严把政策不放松,严格按规定的补偿标准对村民进行补偿。二是“两委”班子要带头,并做好亲属的思想工作。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天就由村“两委”干部带头签字领取补偿款。之后,全村村民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领取补偿款,提前半个月完成了征地任务,无一村民因征地不满而上访。

  由于商贸物流园区建设,村民一下子都成了失地农民,如何帮助村民尽快就业呢?杨爱民想出“化整为零、抱团经营”办法。他先后联系真龙电源、恒兴源化等当地17家离村较近的企业到村招工,同时在村部设立就业代办点,定期公示企业的用工需求,为村民就业创造便利。杨爱民还召集大家组建装修服务队,变“零散打工”为“抱团经营”,一下子建立装修服务队19个,95%以上有手艺的村民都加入了“装修服务队”。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刘安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