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黄阮霞:返乡扎根回族村
2012-12-25 14:30:00

  选择,总会出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回乡干村官,黄阮霞知道,这需要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在武陵山这样的贫困地区。作为一名来自湖南的基层大学生村官,黄阮霞满怀感恩:“来北京培训是最高级的培训,我觉得特别的荣幸。”

  曾几何时,她曾是父母、亲戚、朋友眼中的佼佼者,在十里八村,学历最高的非她莫属。天津体育学院三年的运动心理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更加深了她留在城市,留在北方的决心。她说,自己喜欢北方的冬天。

  2010年9月,这位湖南出生的女硕士的名字却出现在了邵阳市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岗前培训班的花名册中。在外边花花绿绿的世界转了一圈,黄阮霞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原点。

  命运之痛

  她,是一位来自湖南的回族辣妹子。她,自幼好强,女孩子柔弱的外表下却时刻散发男孩子的刚强。家庭穷,她就努力上学;家庭困难,她就勤工俭学。初中进县城读书,大学则考到了省外的大城市。她的努力,在一年又一年的坚持中,印证着一个农门子女向上求索的艰辛轨迹。

  2009年的全运会,学习体育运动心理的黄阮霞同天津网球队一同出征山东全运会。早在半年前,她开始接手这支队伍的心理辅导工作。半年后,她和这支队伍同时收获到了成功的喜悦。她的工作得到了体育局领导的肯定,更得到了体育局想要她留下来的意愿。“我的梦想就是进入体育局,不仅专业对口,也十分感兴趣。”而她一直勤工俭学的天津六中的老师、母校天津体育学院的导师同样表达了想要她留下的想法。

  可等待却是无期的。2011年暑假,她没有等来自己心仪单位的垂青,也在留校的资格中“败给”了博士生,天津六中的教师招聘也刚刚结束。

  一切留在大城市的门都关闭了,而她还站在门外。对于这个残酷的结果,此时身体不好的黄阮霞没法接受。在天津打拼、学习三年,却最终换来了大城市冰冷的拒绝。体育这个专业本来就业面就窄。“我该怎么办?”她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七八月份的时候,同学在网上告诉我,不行就试着回家当个村官?”直到这时,她都根本没有听说过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业,更没想到这个职业能和自己联系在一起。后来黄阮霞上网一查才知道,湖南有个政策,硕士学历报考大学生村官可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

  “在无奈之下我就回去了,也就这样当了一名村官。”打着包回家后,父亲第一个不高兴,他本希望家里的三个小孩都能跳出农门,能够有所成就。“当时爸爸特别失落,对我也特别不认可。”

来源:《中国扶贫》杂志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