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章文琼上网查阅资料。
【阅读提示】 2004年春,章文琼从英国留学回国,进入上海一家大公司工作。一次回乡祭祖时,他萌发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想法。怀揣100万元积蓄为家乡修路、引水、建厕所。
2006年7月27日,他高票当选浙江省永嘉县巽宅镇小坑村村委会主任。2009年下半年,章文琼考上了永嘉县西溪乡公务员。日前,本报特约记者走访章文琼,请他谈谈当村官的感悟,希冀对大学生村官朋友们有所启迪。
做事前,先要问问村民
上任之初,我就为村里制定了村庄整治和发展规划。原以为公厕、路灯是建设重点,因为露天茅坑最让人无法忍受。于是,我在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村里急需办的头等大事是建公厕,结果遭到大部分村民的反对。村民们觉得村里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自来水。
“过日子吃好饭喝好水最要紧。”原来,多年来村民们吃的水都是田埂积水,极不卫生,挑水要跑很远的山路。于是,我改变了原先的主张,在随后几个月里,跑遍了小坑村5000多亩山林勘测水源,并在山上建起几个蓄水池,将纯净的山泉积聚起来引进各家各户。通水的当天,村里热闹得跟过节似的,老人们甚至拉着我的手说:“这辈子头一回吃上这么甜的水啊!”
由此我意识到,做事不能主观意识太强,更不能狭隘地把自己的一厢情愿当成群众的意愿。每做一件事,都要先问问村民,这是不是他们最想办的事。
解难题,感情推动更有效
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推动工作开展,当时对我来说是个难题,也是一个挑战。
每当与村民在观念上发生碰撞甚至受到指责时,我总是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常常是花九成的工夫“动之以情”,花一成的时间“晓之以理”。当初,小坑村旧住自然村与外隆自然村的村间道路,因为2000元的补偿归属问题没有解决而搁置多年,两个自然村的村民为之争吵了近6年,谁也不让步。两个自然村种的35亩西瓜,由于道路运输不畅,贱卖到0.3元/公斤都没人要,最后烂在地里,损失数万元。
为此,我3个月内召开了6次协调会,但两个自然村都认为我在为对方讲话,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之后,我一有时间就往村民家里跑,聊聊家长里短、嘘寒问暖,只字不提道路连通的事情。他们有点小事,我都热情帮忙。一段时间后,村民们越来越信任我了。最后,我终于做通了几个关键村民的思想工作,修路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圆满解决。
在农村工作中,我感觉有时情感推动比利益驱动更加有效。一旦你融入农民心中,他们就会接受你,就表现出极其淳朴的感情,视你如同自家人。
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搞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子变漂亮,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我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就是当村官除了抓“面子”工程外,更要注重抓“里子”工程,“里子”工程是什么?就是让村民实实在在地赚到钱,家家富起来。于是,在任期里,我先从招“经济带头人”入手,发展农业经济。
村民章素真以前在天津做小生意,她从媒体上看到村里来了个海归硕士村主任后,想想自己在外地一年赚几万元钱也很不容易,就想回家看看。到家后,我就让她发展规模养鸡,带领村民走致富路。现在村里建起了梅花鹿、山羊等合伙养殖场,还建成百亩茶叶基地、百亩葵花基地、万株桃梨基地等。村民人均收入由当初的2200多元,到我离任时达到7100元。
在任期内,我还修建了连接山外的水泥路、拆露天坑造标准公厕、建起老人活动场所、图书室以及电子信息室等。10多件实事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