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盐山镇尹刘村大学生村官邓晓飞的一篇来稿,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文中介绍了他参与创办的“凤凰青年网”,经过2年多的运行,为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效。“这不是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特长,引领农村发展的真实写照吗?”于是,记者与邓晓飞进行了在线访谈,真实呈现他网上创业的心路历程。
本报记者:听说你负责的“凤凰青年网”在沧州小有名气。当初你是怎样想到要建这样一家网站的?
邓晓飞:2008年我到尹刘村任村团支部书记。当年,盐山县68名大学生村官很多来自外地,平时除了县里统一组织活动,大家见面的机会很少。当时我就想,要是有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多好哇!“上网呗,网络覆盖率高,沟通快捷!”有同事启发我。
后来,在县委组织部召开的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上,我提出了建立大学生村官专题网站和QQ交流群的建议,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并指派我全程参与网站创建工作。
本报记者:创建网站的过程顺利吗?现在各地“触网”的大学生村官很多,在建网站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
邓晓飞:我想跟有意“触网”的大学生村官说一句:建网站,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兴趣和用心。我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的,大二时选修过半年的网站设计课程,对于网络其实我也是个“半吊子”。为此,我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建网站那段时间,我坚持白天在村工作,晚上业余时间全用来编写网站建设计划书、设计LOGO。我还利用节假日多次跑北京,联系相关部门注册网站域名。网站的美工、数据库等专业性很强的部分,我不会,就请学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帮忙。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凤凰青年网”于2009年3月正式上线,这是沧州市首家大学生村官专题网站,让我小小得意了一把。事实说明,只要用心做,就能干成事。
本报记者:你们网站开设了哪些栏目?又是如何借助这些栏目,凝聚大学生村官力量,不断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
邓晓飞:我们设置了图片新闻、交流论坛、招考信息等版面,还启用了“凤凰青年村官QQ交流群”,由我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介绍盐山大学生村官先进事迹,展示各地大学生村官工作成效。
我觉得,网站最突出的效果是,“网”住了全县大学生村官的心。网站上的“村官博客”栏目很出彩。前不久,大学生村官李国庆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了一篇博文:“今天看到一户农民种的玉米亩产高达1000公斤,我想了解一下能否在全村推广……”许多大学生村官都对此谈想法、提建议。如今,网上“晒”工作、话感悟已成为大家共同的兴趣爱好,从最初到基层的不适应,到逐步熟悉工作,再到成为村“两委”干部的好助手,担当村里的“一把手”,有什么教训、心得和热点话题,大家都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分享交流,有效凝聚了大学生村官的集体智慧。
去年12月,依托网站,盐山县大学生村官网络团支部成立,我被推选为首任团支部书记。上任至今4个多月,我充分发挥团员志愿服务的品牌优势,组织68名成员到敬老院服务16次,还对县里2000多名农村中小学生的网络使用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形成8000字的调研报告,提交给县教育、文化、公安部门,为县里开展农村中小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营造健康文明的青少年上网环境作出了贡献。
再比如,过去开会,都要将大家召集到一个地方开。现在,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搞定了,相关文件精神也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传递给每个人。而且,一改过去开会“官说民听”的惯例,参会村官都可以在线对话,发表见解。
本报记者:从来稿中看出,“凤凰青年网”在招商引资方面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这样吗?请具体介绍。
邓晓飞:是的,网站刚一开通,我就和县商务局联系,围绕“盐山是全国最大的管道装备业制造基地”做文章,把盐山的产业发展现状、招商优惠政策以及联系电话都发布到网上。
不到一个月,就有10多个外地客商从网上找到我,咨询到盐山投资建厂事宜。今年1月,在和天津客商李连蒙的几次在线交流中,他表达了来盐山投资的意向,我立刻向盐山镇领导汇报,邀请李老板实地考察。我还帮他办好全部手续,在县开发区协调了一块用地。最终,投资2亿元的管业制造公司落户盐山。
本报记者:你们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邓晓飞:除了继续扩大志愿服务、招商引资服务半径外,我们今后还要立足网络,帮农民“上网淘金”。史庄村大学生村官公丕玉在网上帮村里引来黑子南瓜嫁接西瓜小拱棚种植技术;王金村大学生村官刘晓旭正忙着举办网络短训班,教农民上网卖产品。这些网络延伸服务,既为农民架起了致富的金桥,也为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成长成才提供了平台。
访谈末了,邓晓飞不忘幽默一把:丰收的时候,请到沧州来,我们这儿的大学生村官都很好客,就着我们自己种的瓜果,请你喝一杯!
题图为邓晓飞在维护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