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万海亮:两年玩转两个创业项目
2011-09-23 12:00:00
  图为万海亮指导村民种植大棚蔬菜。

 

  在8月11日举办的江苏淮安市大学生村官创业成果展上,淮阴区吴集镇兴和村大学生村官万海亮汽车座垫编制创业项目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只见一名叫韩彩云的农村妇女双手十指上下翻飞,正在熟练地编织一套汽车座垫,她说,“编一套汽车座垫能拿到155元的手工费,一个月最少也能编四套,能拿到六七百块钱,还不耽误做家务——这多亏了大学生村官小万。”

  记者了解到,汽车座垫编织项目并不是万海亮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早在2009年,刚刚走上大学生村官岗位的他,就和几名村干部一起搞起了大棚蔬菜,走上了发展高效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的道路。

  上任之初,万海亮就抱着“干出一番事业”理想,挨家挨户上门调查,寻求工作的突破口。一番调查之后,万海亮决定,抓住省里创业补贴的机遇,种植大棚蔬菜,带领村民走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万海亮决心在村里寻找合作伙伴。刚开始,几乎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他就三番五次跑到村干部家里,给他们讲道理,分析利弊,希望一块把这个项目搞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万海亮和几名村干部共同承包的大棚终于投入运作,并成立了“兴和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在1000亩土地上建起了702个钢架大棚。

  为了能引进合适的品种,万海亮多次奔赴江苏海安、兴化、东台、苏州等地调查,最终为大棚基地带来了“8424”“超级生脆”新品种西瓜、日本“串山紫”紫山芋等新品种。

  既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2009年底,兴和村蔬菜合作社的产品上市了,头脑灵活的万海亮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联系产品的销路上。除了向商联、华润苏果超市以及蔬菜批发市场供货外,还大胆走出去,带着自己种出来的农产品参加了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的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流会……

  大棚蔬菜种植产供销畅通后,万海亮又在琢磨着再干点什么。

  今年春天,在参加区委组织部举办的一次培训考察中,万海亮看到有人在编织汽车座垫。他突发奇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创办一个手工工艺品厂呢?这种技术要求不高,男女老少都能学会,而且在家里就可以做。

  说干就干,万海亮马上与厂家联系,订购了机器,将购买的丝纺成圆形、扁形的两种线,再手把手地教给大家编织“汽车座垫”和“中国结”。刚开始,有的村民不肯学,觉得很难,只有四组的韩彩云跟着万海亮学,想不到很快就学会了,四五天的时间就能编织好一套汽车座垫,能拿到155元的手工费。于是,大家纷纷跟着学起来,目前,该村已有十几位妇女从事汽车座垫编织。

  万海亮说,目前10台打线机日夜工作,打出来的线也不够大家编。下一步,他准备增加投入,再购买一些打线机,扩大生产。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李培娟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