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孟明俊:笑容那般灿烂
2011-10-07 12:00:00
对每一只兔子,孟明俊都倾注了很深的感情。
孟明俊阅读养殖方面的书籍,补充科学养殖的知识。
孟明俊在给刚出生的“小兔崽子”做检查。
孟明俊正给种兔打防疫针。玉华 丁洁摄

 

  金坛“兔官”

  孟明俊是金坛大学生村官中创业成功的一员。众多培养举措出台后,如今金坛已经有了更多的“孟明俊”。

  郭凡红总是满脸堆笑,晒得黑黑的皮肤,一笑,让露出的牙齿显得耀眼的白。9月20日早晨,在江苏金坛长荡湖边的儒林镇,当湖头村党支部副书记郭凡红再次见到记者时,这位届满续聘的大学生村官从汤墅村便民中心的小楼上依旧是笑着跑了下来。这天,郭凡红被镇里抽来,正和汤墅村的干部一户户上门为31户村民办低保。

  村民周国生和90岁的老母同住在老式瓦房里,老人耳背,郭凡红抬高嗓子连着比划总算问清了情况。这几天老太太肠胃不好,临走时,郭凡红抓起老太太买的草药放在手心看了又看,闻了又闻。

  71岁的周德才是五保户,靠一个老式理发店营生。

  “周大爷,生意怎么样?”

  “五块钱剃一个,一天两三个,都是上年纪的熟客。”

  郭凡红见谁都有话说。村道边有晒着的芝麻秆,一同为村民办低保的村会计王志强见状打趣:“这叫节节高,嫁女儿时都要用来图吉利,小郭你办喜事时我帮你备啊。”村民政办刘主任告诉记者,去年小郭届满前,村里人翻着户口本给她找男友,就怕她飞了。一行人说说笑笑,有村民不时招呼:“上我家吃饭啊。”

  郭凡红的笑发自肺腑。三年前刚当村官时,她很沉默,也见不到她笑,父母担心,会不会被人欺负。

  “去看看我种的草坪吧?”

  应了郭凡红的邀请,穿过几块穗子已经低垂的稻田,在一片绿茵茵、毛茸茸的草坪地里停下,郭凡红一边说话,一边俯身拔掉几棵杂草。

  “这种草叫天堂草,我流转了3亩地,去年卖了5万多,刚好保本,今年会赚!”

  “创业不容易吧?”

  “开始我不敢,镇上分管我们的陆书记说,小郭你干,陪了算我们的,缺钱我们镇干部给你凑份子。刚种的时候杂草疯长,早上五点就起床除草还是除不净,想开口请村民帮忙,怕拒绝,就打电话想请爸妈来帮忙,大队长知道后批评我,这不是让你爸妈担心吗?很快,给我找来8个乡亲帮我除杂草。”

  “你的草坪比其他地块绿嘛!”

  郭凡红咯咯咯地笑了。问郭凡红为何总是笑,这位毕业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女孩脸上再次绽开向日葵般的灿烂:“开心就笑嘛!”

  现任儒林镇南社村经济合作社社长的王俊伟今年成了金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谈起当村官的经历,这位南京审计学院的毕业生和郭凡红一样,黑黑的脸上也是洋溢着笑意。但是,王俊伟的笑比郭凡红多了一份内敛。郭凡红说,他现在是镇干部了。原来,王俊伟兼任了儒林镇团委书记。

  “我家在农村,但是一个不懂农村的农村人。”王俊伟很谦虚。如何让王俊伟们尽快懂得农村,融入农民,会做农村工作,金坛市采取了“民师”带徒的办法,由村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农业科技人员、企业经营能手、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等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各种“型号”的对子,手把手传帮带。王俊伟的师傅是51岁的村书记胡伟云,说起师傅领他搞蟹塘安置的事,王俊伟的笑容终于挤走了内敛。

  儒林镇坐拥长荡湖,村民家家户户养螃蟹。为了保护生态,金坛市推行退渔还湖,不少蟹塘需要征用和转产。王俊伟对口包干5户人家,第一次上门,被农民问政策问住了。回家恶补后再上门,工作做通了,但过几天还是没动静。师傅给王俊伟分析,大户吴荣华有50亩塘口,做通了他的工作就全搞掂。当晚,师傅带着他冒着大雨来到吴家,实地丈量水面,两人浑身湿透,吴荣华心软了,招呼他们吃饭,一碟花生米,几个家常菜,王俊伟和吴荣华坐在一条板凳上。吴荣华拍拍王俊伟:“干了这碗酒再和我谈事。”师傅朝王俊伟使了眼色,王俊伟二话没说,一仰脖子干了底朝天。第二天王俊伟又上门,这回,他给吴荣华出了个主意:“我帮你在塘口附近流转一块地,种上花果树木,搞个农家乐,水面少了收益不会少。”一来二去,吴荣华爽快地签订了协议。

  “事后老吴对别人说,第一,新来的王大队看得起我;第二,这个戴眼镜的大学生是自己人。农民就是这样,一旦认同你,就会支持你,这是师傅教导我的。”王俊伟这样告诉记者。

  见到指前镇芦家村主任助理孟明俊,他正在自己的“动物王国”里忙活,皮肤一样晒得黝黑,言谈举止十分干练,咋一看已觉察不出他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孟明俊带着记者穿行在一排排兔舍间,介绍起他的宝贝疙瘩。

  “这是长毛兔,一年可以剪四次,每斤可卖100多。”

  最里面一排是宠物兔,孟明俊随手抱起一只,驼色的毛,蓝蓝的眼睛羞答答不敢看人,要不是长长的耳朵,绝认不出是兔子。“今年是兔年,宠物兔特走俏,一只卖到两三百。我还开发了兔粮、兔毛球,我有网店,很好销。”孟明俊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说话间,手机响起,是一位买他宠物兔的无锡客户,问他网购的药怎么用。一番传授后,对方向小孟报喜,说小家伙已经认得人,会跟着主人到小区散步了。

  毕业于天津商学院的孟明俊颇具经济头脑。在他带动下,20多个农户成立了金农兔业合作社,种兔繁育、饲料配送、疫病防治、兔肉加工、电子商务一条龙。

  “小孟是我们培养的能人啊!”同行的指前镇党委书记史荣生对记者说。话刚完,史书记又转向孟明俊:“有什么困难找我,听到啦?”

  不光史荣生,“有困难找我”已经成了金坛许多乡镇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常说的一句话。在走进儒林镇会议室的那一刻,儒林镇党委书记杨荣平也这样对几位大学生村官说。

  在会议室,杨荣平一米八二的个头让人感到了他身材的高度,谈起大学生村官,则又让人感到了他思想的高度:“大学生只要在农村呆住,就会增加对农村、对农民的感情,以后走到哪都忘不掉,而这正是现在许多机关干部所缺乏的。要让他们对农村有感情,我们先要对他们有感情,把他们当自家孩子帮,要求他们一下子创成大业改变乡村不符合培养规律,在这个问题上,间接意义远大于它的直接意义,我们得要有战略眼光!”

  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儒林镇党委对镇上的大学生村官关爱有加。“镇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宿舍,吃住免费,年底考核还发奖金,我们提出创业设想缺资金,镇领导都表态了,个人掏腰包也会全力支持,他们真的像我们父母。”郭凡红、王俊伟说起这些,在场的人都笑了。

  关爱不仅体现在生活、待遇和创业上,指前镇党委书记史荣生还向记者呼吁,在大学生村官届满录用时,能不能给他们乡镇多点话语权,因为他们最知道哪个孩子干得好,“如果干得好的不如考得好的,我会感到对不住那些平时埋头苦干的。”史荣生说这些话时很动情。

  金坛招录优秀大学生下乡当“村官”在全省较早,1997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以“数学家华罗庚家乡一桩新鲜事”为题,报道了金坛8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应聘当上了村干部。1997年任金坛后阳乡培丰村经济合作社副社长、现任金坛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的刘亦波告诉记者,他至今还记得坐在农民灶头旁,一边帮着添柴火一边做工作的情景。现任尧塘镇组织委员的孙红琴离开当年的村子已经多年,仍有乡亲将娶媳妇的喜糖、生孙子的红蛋送到她办公室。

  做过多年组织工作的金坛市委书记方国强表示,他们要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办得成事、致得了富的新农村建设“五大员”,即政策解说员,纠纷调解员,科技指导员,致富示范员,对外联络员。因为大学生村官工作开展得早,金坛市已经形成了大学生村官培养的一整套做法。比如给大学生村官当实职、派实事,方国强说,担任实职,有实在事可做,大学生村官才能尽快的受到锻炼。在芦家村的会议室里,张旭、丁娇、陈涛、柏吉云几位大学生村官说,他们都是在负责人口普查和土地流转时学会了说农家话进农家门、怎样和农民打交道的。

  在市委组织部的一份材料中,记者看到,金坛对大学生村官培养出台了“三优先”政策,即村级组织换届时优先推荐,镇事业单位缺编时优先使用,镇公务员招录时优先考虑。为了帮助创业,还专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SYB培训,请农村经纪人进行实务传授,还依托合作社建立了十余个创业实践基地,由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销售渠道和抗风险技巧。金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史益群介绍说,截止目前金坛共选聘大学生村官180人,通过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谋职业等途径转岗59人,有35人担任了村党组织副书记、村妇代会主任、合作社社长等,去年村党组织公推直选中,又有30人当选了村党组织副书记,16人当选了村党组织委员,有75人在各种培训中拿到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在金坛,大学生村官们笑得灿烂,他们有理由笑得灿烂。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许洪祥 蔡炜 陈钢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