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何蛟:他为贫瘠山村引来国外游客
2011-10-21 12:00:00

  老牛湾,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村落,几百年来一直沉寂着,直到一位年轻“村官”的出现。

  “刚来时,我没有觉得这个贫困小村庄有多大前途。但我很快被这里的奇观震惊了。”毕业于山西省沂州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何蛟说。

  历史上,老牛湾是军事和商业“双料重镇”、黄河上最繁华的码头之一。刚健雄伟的万里长城与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在这里相聚,构成罕见奇绝的人文和地理景观。“这里的深厚历史和雄浑风光吸引我留了下来。”何蛟说。

  但是,何蛟留下后发现,拥有这么多丰富历史和文化资源的老牛湾,土地却非常贫瘠,村民生活艰难,人均年收入刚满2000元。在走访中他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不少探险旅游者到过老牛湾。

  为此,在实地勘查村貌,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和民间故事传说,掌握了大量一手数据、材料的基础上,何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带领村民发展旅游产业。“不能守着金山讨饭吃,这里应该成为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对于当地人来说,何蛟提出的“发展旅游产业”概念很超前。“因为村里的一切都很原始,村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抽水马桶、淋浴。他们觉得,七八个城里游客睡一个炕,条件就很好了,因为大家祖祖辈辈就是这么睡的。”何蛟说。

  他提出,把村民组织起来,建立老牛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按旅游业标准化操作。

  “但我岁数小,没人相信我。后来,我做通了村书记的工作,他出面支持我。我再一家一户说服村民,又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们看到效果。”

  2008年4月,何蛟从内蒙古拉来了第一个旅游团,有70多人,分配到4家农户吃、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9月,合作社挂牌,不久就发展村民20多户、116人加入,占到全村常住人口的70%。接待的软硬件条件,在何蛟的专业指导下,也大大改善。

  贫瘠山村发生了变化。2010年,老牛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沂州市级示范合作社。何蛟也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大学生村官。全村年人均收入突破4000元,比三年前翻了一番,旅游业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农户的思想也变了。以前,他们只知道村里事,现在,他们开始关心旅游黄金周的消息,甚至谈论起了利比亚局势。2009年,村里还首次接入了互联网。”

  今年,何蛟组织了20多位搞旅游的村民到北京去“见世面”。这些村民,有的之前从没坐过公交车和火车。41岁的村民吕瑞良说:“第一次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爬上了八达岭长城,还到京郊农家乐取经。看后觉得老牛湾还很落后。”回来后,吕瑞良为自己印了名片,上写“农家饭店窋洞宾馆掌柜”。如今,他经营着15间客房,国庆期间,最多的一天接待了40多人。

  何蛟还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手册来推介老牛湾。宣传资金不够,他就从自己1500元的月工资中掏钱补贴。

  “我想让老牛湾走向世界。现在,马来西亚、韩国、德国和保加利亚客人也组团前来。”他说,这两年,县里事业单位、银行和煤炭企业也来招过人,“但在老牛湾,能够发挥我最大的作用,我哪都不去!”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韩松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