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强:提振信心要“摆”事实
2011-11-25 12:00:00
2006年,我从西华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没有留在城市,而是主动投身农村,多方筹资20多万元,承包了任寿县富加镇金钟村一个长期亏损的“烂摊子果园”,搞自主创业。
果园里种的都是柚子,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果树产量极低,亩产只有500多公斤。2007年初,我来到中国蜜柚之乡福建省平和县,潜心进修,学习蜜柚培育技术。一个月后,我背着10多个记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回家,一起随飞机带回的,还有花3万元购买的整整3麻袋蜜柚枝条。
嫁接、疏花、疏果……每一步都自己做。两年后,经过改良后的“红肉蜜柚”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3000多公斤,成都等地的客商争相上门收购,亩均实现纯利润1.5万元。
2008年,我通过了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被选派到农旺乡李坝村任村主任助理。李坝村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要想增收,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可是,大会小会开了好几次,村民们都无动于衷。村里一位老党员告诉我,“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历届村干部好几次调整产业结构,都以失败告终,大家已经没信心了。”
我就带领30多位村民出门开眼界,前往成都龙泉驿等水果之乡考察学习,并举办技术培训班,把自家培育的近万株、价值数万元的果苗免费送给村民。慢慢地,村民们的积极性上来了。如今,全村新种植的蜜柚300亩已进入丰产期。
去年10月,仁寿县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我当选了农旺乡玉泉村书记。不少党员听说了我在邻村办的那些实事,纷纷将票投给了我。
玉泉村是农旺乡最贫困的一个村。到村1年来,村里也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新建水泥路3.5公里,新发展水果300多亩,超过半数农户参与其中。我将尽快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闯市场。通过创业一招鲜,我用5年时间成功“激活”了3个村。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四川省仁寿县农旺乡玉泉村书记阮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