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娟在给自己养殖的羊注射疫苗资料图片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一定要把哪件事情做成,我只是努力去做,我就成功了。”马慧娟语
10月30日上午,记者在稷山县太阳乡小阳堡村村委会见到年轻的女书记马慧娟时,还是愣了一下,眼前的她脸上少了二十几岁该有的稚嫩,由内而外都透出一个老干部才有的成熟和稳重,皮肤也远没有二十多岁女人的白嫩,能看到的只是夏天晒出的黝黑,随身整洁的衣服以及随意披散的头发仿佛都在诉说在任职村书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所收获的。
个人资料
马慧娟1982年9月出生在稷山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的她于2003年顺利考进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在校期间她刻苦学习,大学四年每个学期均获得奖学金,毕业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由于马慧娟的思想、学习态度端正、积极认真,2004年被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党支部吸纳为积极分子,2005年5月在她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被批准转为正式党员。毕业后在外工作两年回乡,于2009年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并通过,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2009年9月正式上班,被分到了条件最艰苦的山区乡镇:太阳乡。随后,从2009年10月开始担任了小阳堡的支部书记至今。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村里人对以前小阳堡村进村路的描述,而当时马慧娟第一次来到小阳堡村的时候便亲身感受到了村里条件的艰苦。
说起第一次来小阳堡村,马慧娟这样跟记者讲到:“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来小阳堡村的时候,是由镇里领导开车带我来的,由于刚下过雨,路不好走,全是泥,车开没开到村子就上不来了,我们只好下车,踩着泥从小路走上来。”小阳堡村位于稷王山脚下,全村共413口人,1100亩旱地,每年只能种一茬小麦,每亩地每年收益不到200元,可以说是村小民穷。就是面对这样的刻苦条件,马慧娟当时还是毅然决然的留了下来。
2009年12月当马慧娟被任命为小阳堡村党支部书记时,她刚生下一对双胞胎还不到五个月,很多人担心,她能放下两个孩子,挑起这副重担吗?在大伙疑虑的目光中,她把仅有五个月大的双胞胎断了奶,全身心投入工作。刚来到村里,除了道路泥泞外,村里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全村第一次会议是在老会计家开的。面的村里没有村委会、活动场所、健身广场,在这贫困的村里甚至还有农户冬天烧不起炉子的。那时,马慧娟就在心里决定,一定要改变村里的面貌,帮助村民致富,就这样,马慧娟迈开了致力改变小阳堡村落后面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