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艾力·克热布拉:一位辛勤的大学生村官
2012-11-06 14:26:00

  艾力·克热布拉的汉字写得很工整,落笔刚直、大气,由横转撇的时候,笔头总是微微顿一下,同时稍稍用力,便在转折处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痕。

  这位29岁的村支部书记在喀什师范大学学的是历史。如今他的业务活动范围远远超出了当年的专业,政治、经济、文化无所不包。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塔克依拉村就是一个小社会。

  但艾力干得不错。2010年他刚担任村支书的时候,村里人均纯收入才1936元。一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2689元。也就是说村里422人,每人多赚了753元。当我在村委会大门口碰到他时,正往旁边渠沟沿上抹水泥的村民马合木提·艾合买提走过来,指着艾力对我说了一大堆话。翻译用一句话就概括了:他是个好书记。

  村里的很多事,都只能在村里解决。而乡、县乃至中央的每一份农村文件所体现的精神,最终却必然会以具体的形式落实到村里。一个村支书去乡里或者县里开会的时候,常常是裹着一件事情出门,扛着一袋事情回来。这就是村官面临一个基本情况。

  这样说来,艾力实在是个自找麻烦的人,因为他原本完全没有必要来。在2009年1月之前,他是一名商人。他倒腾的东西在最近五六年的时间里价格暴涨,在过去的数千年中也名满天下,那就是和田玉。2006年刚毕业不久,机灵的艾力就成为了一名进步甚快的玉石商人。那几年,“ 我赚了很多钱。”

  揣着鼓鼓的腰包,艾力跑回家,打算让父母高兴一下。我给爸爸说我不工作了, (玉石业)很“ 这行好。谁知道父亲却说:你是大学生,‘ 不能光为自己做事,为群众做事更重要。’”其实父亲早留意好了。2008年10月,父亲听广播上说要招大学生村官,就叫艾力报名。结果同无数80后一样,年轻的艾尼遵从了父亲的意见,走向了墨玉绿洲浓荫深处的村庄。在他身后,是不断升级价格标签的玉石。“大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另一回事儿了。在经历了一年的村支部书记助理生活后,2010年9月,塔克依拉村历史上最年轻的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艾力走马上任。就在同时,64岁的马合木提·艾合买提望着这个27岁的单薄小伙子,心里在嘀咕:“这么小,看他怎么干?”后面发生的事情证明了有如此想法的不止他一个。当月,艾力召开了他到任后的第一次村民大会,全村422人,只来了32个人。

  看着稀稀拉拉的人,艾尼难堪而幸运地从一个长久的假象中挣脱了出来。我以前一直认为“像乡长、村长这样的干部,有事儿安排一下就行了。其实这是不容易的,不是一年两年能干完的事情。”艾力开始系统地分析村里的整体情况:这个村主要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但科技含量小;村民都困在地里,劳务输出少;村委会给村民的印象是不干事。

  艾尼开始一件一件地做事。刚来的时候工“作完了就和村民睡在一起,他们吃什么我吃什么。防洪、开荒都一起住,一块儿搭个简易窝棚就钻进去了。”而后,他开始动员村民种核桃,当年又带了200多人出去摘棉花;利用小学和村委会的电脑开展远程教育,把资料下载给村里的25个党员干部和12个种养大户;利用假期时间给村里初一到初三的孩子开设双语培训班;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双清工作”,清理村集体债务,收回被无偿占有的村集体土地……

  最重要的是,当艾力每日匆匆地行走在村里,经常晚上12时后才回家的时候,马合木提等人一直在观察他,并随之渐渐确信了一件事:这个小支书,还挺能干事!而他干的事,没有一件是自己的私事。这就够了。类似第一场村民大会那样可怜兮兮的场景再没有出现过,慢慢地,艾力要让大家做个什么事,虽不说是应者云集,但大多数人都愿意跟着他干了。29岁的村支书已经明白:当年印象中那些有事一安排就可以落实的干部们,背后有着沉甸甸的付出。

  百姓,不是谁都可以随意“安排” 干部和的。群众的感情往往正是因为工作而疏远,也常常因为工作而亲密无间。艾力要努力的方向是后者。

  今年中旬,墨玉县出台政策支持村里建造灯光球场,艾力一得到消息就立刻动手干了。当别的村晚上还一片寂静时,塔克依拉村村委会的灯光球场上却早已欢声笑语不断。农民白天干活,“没有娱乐,晚上球场有灯光,他们打打篮球、乒乓球,表演个节目,就会觉得日子过得有意思。现在其他村上的人都来我们这儿呢。”

  在他的努力下,塔克依拉村村集体的收入每年有七八万元,这让艾力可以为大家做更多的事。前阵子村里就拿出了5000元,帮助村里一户贫困户盖了房子,盖房子的劳力不用担心,因为村里的年轻人都来帮忙了,大伙儿是一家人嘛。

  至于从商海上岸的艾力,他怀念那玉石闪耀的日子么?似乎也没有。人生的价值并不只能拿金钱来衡量。我了解了农村的情况和农民的生“活,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干得更多,虽然辛苦,但却开心。”艾力说。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刘东莱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