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上午9点不到,湖南省新邵县寸石镇田心村的大学生村官申长青就出了家门,“我回趟‘娘家’走亲戚拜年!”他笑着对记者说。“一个大小伙子哪来的娘家?”好奇的记者和他一起坐上了由县城开往田心村的班车。
今年26岁的申长青是2011年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刚上任5个月。“刚来没半年,底子还没全摸熟。趁着过年期间去给村里的长辈和困难户拜个晚年,一来增进感情,二来熟悉情况。”一路上,申长青一边向记者介绍村里的大致情况,一边细心整理带去的礼物:“红薯片和苹果有点脆,何爷爷家的孙女可以吃;橘子、蜂蜜口感软,给没牙齿的柳奶奶……”
半个小时后,田心村到了。拎着大包小包,申长青首先来到了老村书记朱秀英的家。今年71岁的朱秀英干过30年村干部、15年村书记,申长青一直尊敬地称呼她为“朱老师”。
“朱老师,我来给您拜年啦,祝您身体健康!”一进门,申长青就打着招呼问好。
“小申,你今天怎么过来了?不是还没上班吗?”朱秀英又惊又喜地问。
“这不是特地给您拜年嘛,再来听听您对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啊!”申长青答道。
“你这个后生仔,真是有心人呀!来,赶紧坐,我给你们泡茶!”朱秀英连忙端出糖果和花生,大家围坐在火炉边,暖意融融。
“朱老师,我刚来,还有很多东西不懂,得靠你们多担待,尤其想请您传授一些做好村里工作的‘秘笈’。”申长青笑着说。
“你有记挂着乡亲们的这份心思,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朱秀英满意地说,“年轻人要别怕吃苦、别怕吃亏,农村是个大课堂,只要你肯向前辈学、向乡亲学、向土地学,保证能学得饱、学得好!”
“嗯,您说的我都记住了,谢谢教诲!”告别了朱秀英,申长青又拎着东西,往村西头的五保户曾太平家走。
“曾大伯,我来给您拜年啦,您今年春节过得热闹么?”申长青打着手势向他问好。曾太平今年66岁,是个哑巴,和他交流全靠比划。
曾太平满脸的皱纹都笑得挤在了一起,一边使劲地点头,一边拉着申长青的手往里屋走。
“大伯,您今年的五保户生活补助金领到了吗?”申长青的中指、食指与拇指轻轻地示意。曾太平满足地拍了拍自己的口袋,又指了指床上崭新的被褥,两人都开心地笑了。
临走前,申长青特地跑到了厨房。看着半空的水缸,他拿起水桶走到邻居家的摇井旁,摇出2桶水提回来灌进了水缸里。不会说话的曾太平朝申长青竖起了大拇指,好像也在称赞他的细心能干。
又看望了4户困难户和五保户后,申长青来到了现任村书记刘康桥的家。寒暄了几句后,两人的话题很快就转到了村子龙年的发展大计上来。申长青就自己春节期间在家琢磨的一点心得,向书记建言说:“咱们村现在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两个字:水、电。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和农网改造工程都已纳入县里的计划,今年我们如果能促成工程动工,乡亲们就能喝上清洁的自来水,用上大功率电器,那可是大功一件!”
刘康桥赞许地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上班后你和我一起再去镇政府争取争取,早日动工!”
“保证服从书记调配!”申长青的一席话,把大家都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