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赵力弘:村民们争相认我做“干闺女”
2012-04-06 12:00:00

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院子村书记助理赵力弘

  3月19日上午11点多,从田间指导群众麦田管理的全晓刚回到她的住所——村委大院,就被她的“干爹”——詹庄村民组80多岁的老党员经根柱拦住:“闺女啊,累了吧?走,咱回家吃饭去!”

  “谢谢‘干爹’!”全晓笑眯眯地说。

  一个大学生女娃,群众为何认她做“干闺女”?阳春三月的一天,记者走进西王庄村进行了实地采访。

  每天比群众早起一小时

  今年24岁的全晓2009年10月被河南省驻马店市选聘为大学生村官,任汝南县常兴镇西王庄村支部副书记。

  刚入村时的情景,全晓记忆犹新:“人生地不熟,饭也不会做,一日三餐只能吃些方便面之类的即食食品。想回趟家与父母见个面,来回就得两三天,真是太难了。”

  但她没有退缩,而是抱着“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的心理迅速投入工作。写好村情调查报告,是全晓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第一课。在与群众的接触中,她常听到群众议论说,“一个城市里的学生娃,能干成啥事?”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她抱定一个信念,要让群众信任自己,就得干出样子来。

  为摸清村情民意,全晓每天要比群众早起一个小时,目的是赶在群众外出之前挨家挨户地走访;遇到有农户不在家的,她就记下门牌号,中午或夜晚再去走访。一个多月里,她将全村664户农家走访了一遍。谁家几口人,家庭什么状况,有何困难等等,她在笔记本上记得一清二楚,顺利完成了村情民意调查报告,并以内容翔实、准确而受到镇领导的好评。从此,村民们也把全晓当成村里人和自己人。

  帮扶村民兴办了6家企业

  全晓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村情实际,向村两委提出了“发展工业,提升农业,改善环境,致富农民”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认同。

  西王庄村是个花生种植大村,年种植花生6000多亩,因为没有花生脱粒厂,群众要把花生拉到外地去卖,很不方便。为何不自己建个花生脱粒厂呢?全晓通过走访村里的富裕户,召开致富能人会,大家形成了一致意见,采取合股办厂的方法,由王中海、姜月平等三家联合投资30万元,建起了花生脱粒厂,不仅解决了本村和附近几个村农户的花生销售难问题,而且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100多人,每人每天能挣60多元。

  全晓所住的村委会,抬头就能看到山峰,那里的石材原料十分丰富。她通过观察,发现从邻县确山县往汝南县拉石材原料的车辆来来往往,生意很红火,她就动员村里的年轻人合伙投资兴建石材原料加工厂。目前,由西王庄村青年农民王振江和周艺霞投资的“鑫岩建筑材料厂”已投入运营。

  全晓还积极帮助其他农户兴建企业,协调解决农户缺资金、技术、场地等方面的难题。在她的帮扶下,西王庄村兴办了“怡情矿泉饮品厂”、“艺峰金丝带厂”、“免烧砖厂”、“散热瓦厂”等6个企业,安排剩余劳动力200多人。

  利用水草优势养殖牛羊

  西王庄村地处博山湖南灌区,溱头河、干渠穿村而过,水草资源十分丰富。全晓为把资源优势利用起来,和村两委干部研究制定了发展养殖业的3年规划。以沿河的西王庄、杨庄、胡庄、关屯、杜庄5个村民组为龙头,带动其它2个村民组发展养殖业。同时,村里成立了养殖业协会,实行“协会+农户”的方式,每家养牛3头,养羊10只,养殖户年均收入8000余元。

  全晓还选择5户困难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从家里拿出5000元,加上自己的积蓄,帮助村民王里、王世勋、王雪刚等5家购买了20只波尔山羊,她还利用村远程教育终点站,下载养殖技术,并整理成册,发给群众。3月1日,王雪刚家喂养的波尔山羊有一只母羊下了两只羊羔,高兴得他逢人便说:“俺靠大学生村官的帮扶也要发‘羊财’啦!”

  九旬老人认她做“干闺女”

  到村工作两年多来,全晓人累瘦了,脸晒黑了,实现了从一个城里娃到群众喜爱的大学生村官的飞跃。如今她走到哪里,群众都会热情地与她拉家常,请她到家里去喝杯茶,吃顿饭。詹庄村民组89岁的老党员经根柱老两口是个细心人,每天都在关注着全晓,担心她年纪小,怕她累坏身体,隔三差五地到村委会去看看全晓的衣食住行,有时给她送些米面油菜等副食品。全晓每次推脱,老两口就很生气。经根柱说:“俺们年纪大了,为群众办不了啥事情,能看着你们年轻人为群众办实事,俺们心里高兴。若你不嫌弃,我就认你做‘干闺女’,中不?”

  “中,中,中!”老党员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让全晓感动得泪水一个劲地在眼里打转。附近的群众知道了,都争相认她做“干闺女”。她也因成绩突出,连续2年被县镇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杨明华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