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兰琼:女村官敢啃“硬骨头”
2012-05-04 12:00:00

  兰琼2009年7月毕业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学专业,2009年选聘为安徽省宁国市西津街道潘村村书记助理,后来又任党总支副书记。从选择村官的那刻起,兰琼就把村官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并为能在这个岗位上有所建树而努力奋斗着。两年,农村这个大舞台让她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从陌生到熟悉,从青涩到成熟,从胆怯到干练……

  用己所长,帮村民解难

  3月12日上午,在宁国市西津街道潘村村委会四楼办公室,一个娇小的身影忙进忙出。该村村委委员李晓芳大姐指着她说:“这位就是咱村党总支副书记兰琼同志。”

  虽然此前对兰琼的事迹略有耳闻,但记者却很难将眼前这个看起来略显单薄的年轻姑娘,与“高票当选常住人口2500多人的潘村村党总支副书记”等事迹联系起来。

  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究竟凭什么赢得这么多村民的信任与支持?2009年,兰琼被选聘到该村时,正值辖区内污水处理厂、宁阳学校、村公墓等重大项目征迁、建设、检查验收,她主动承担起了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的搜集、整理、归档工作,并且完成得非常漂亮。两年来,兰琼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建立起村委会网站和法制天地,为全村50余户村民解决各类法律难题120余件。村民们也从一开始对这个女娃娃的不信任,发展到现在把她当成自己人。

  顶真碰硬,跟自己较劲

  “这是村里预留地资金发放登记表,目前已有17个村民组相继领取了30%预留的资金共计1470余万元;这是2011年村里269穴公墓出售后的回收资金51.11万元;而这笔资金是村民组道路修复的支出。”在兰琼的办公桌上,记者翻开潘村村组级资金结算账户的现金流水账,该村19个村民小组的现金进出一一记录在册。兰琼告诉我们:“过去,这些账都是各组自己处理,实行组财村代管后,每一笔资金的进出都得由村里审核。这样,各村民组的账目更明白,群众对财务收支也更放心了!”

  实行“组账村管”是有缘由的,潘村村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范围大、各类商贸企业较多,村民组每年的收入较大。随着村民小组“三资”(资产出让、土地出租、征用补偿)收入的不断增加,村小组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村19个村民组的集体资金动辄达到千万元,有时资金最多时能达到近亿元。由于组级财务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存在财务开支不合理,记账不规范等问题,村民经常就这些问题到西津街道、市里反映,全村70%的矛盾纠纷都是由“三资”问题引起,“组账村管”迫在眉睫。

  由于“组账村管”是个新鲜事物。潘村村19个村民小组大部分难以接受,拒不办理财务移交手续。为了攻下这个难关,兰琼认为“年轻人就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给自己加压力”,主动提出负责实施组账村管。“有一次,一个村民组长踢开我的办公室门,指着我骂了半天,说心里话当时十分委屈,但这项工作还是要完成。”她多次召集各组组长和有关人员商议,反复宣讲“组账村管”的有益之处。

  经过兰琼反复协调做工作,村民议事会多次讨论,“组账村管”于今年正式实行。“没想到兰书记真能将这件老大难问题这么快解决好,我们挺佩服她的这种不信邪的精神。”这样,该村19个村民小组“组账村管”工作逐步进入了正常轨道。“重要的是,该村的这种经验即将在全市推广。”宁国西津街道有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张 瀚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