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邢镭:在传承“三湾改编”精神中放飞希望
2012-11-01 10:25:00

  我叫邢镭,2009年9月,考取了江西省大学生村官并被分配到我党“军魂”诞生地——永新县三湾村。2010年5月,我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同年10月,我作为优秀村官代表受到了李源潮部长的亲切接见。2011年我被光荣推选为江西省党代会代表。2012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我所任职的三湾村也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十大幸福村”、“江西省生态文明村”等一系列光荣称号。几年的村官工作,使我有如下几点感悟:

  青春砥砺:让三湾精神在接力续跑中传承

  带着儿时的梦想,我来到了三湾村。但面对着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现状,我对自己能否适应环境,转换角色,心里没底。当看到“枫树坪下重温入党誓词”等100余张珍贵的史料图片时,我感受到了历届村党支部“弘扬改编传统,实现为民富民”的精神;当看着老支书龙福明一直把弘扬“三湾改编”传统作为一种使命、一份责任,带领群众建设三湾新村而忙碌的身影时,我感受到了村官肩上的责任;当县、乡领导言传身教,影响带动我成长时,我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

  在下村调研中,我发现三湾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63亩,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找准了症结,我便打定主意要带头创业,创办山上种树、林下养殖的立体种养业基地。为掌握养殖要领,我放弃休假,跑福建龙岩,走湖南醴陵,四处拜师学艺;为建立销售渠道,我翻烂了电话本,按坏了手机键,跑遍了县城各家饭店,费尽心思销售了3000多只野山鸡,3个合伙人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万元。

  个人创业的成功,让我更有信心带领群众创业。我依托野山鸡养殖基地,积极联系客商投资60多万元,创办了“三湾村晨光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引导60多户农户创建野鸡、竹鼠等4个养殖基地。此举不仅让更多的养殖户得到了实惠,还让我走进了更多村民的视野,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如今,毛竹种植、特禽养殖、油茶等10多项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三湾村兴起,160多户村民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点燃激情:让组织力量在塑造品牌中凝聚

  近年来,三湾村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创新了景区党建,着力塑造党员服务品牌,并以党员服务带动群众服务,既助推红色旅游,更让党员群众在服务村民和服务游客中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村里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推行党员责任区,由党员分片包干负责景区,开展导游、解说、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30多名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带动了300多名群众参加。如今,在三湾村写有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的党员或村民责任区标牌随处可见。

  “为三湾村党员群众服务,为全国各地党员干部服务”。2010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响亮地喊出了这个口号,并付诸实施。党员服务品牌的有效塑造,给三湾村带来多重效应:“火”了红色旅游,“旺”了集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红军一条街”,全村年旅游产值达200多万元,更在全村形成了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富帮穷、先富带后富,亲帮亲、邻帮邻的良好氛围。随着村党支部在群众中威信的一步步提高,向党组织靠拢的村民也越来越多。近三年来,村里先后发展了何忠勇等10多名新党员。

  挥洒汗水:让幸福生活在不断发展中彰显

  针对三湾村脏、乱、差的问题,村党支部因势利导提出了改善村容村貌,推进“三清三改”,移风易俗。在“三清三改”中,个别村民担心人畜分离容易弄丢牲口,不愿拆除自家栏舍。我们党支部成员反复沟通,一户户的宣传政策和规划,让村民理解和执行。两年来,村里一共拆除违章建筑10多栋、猪牛圈60多间,人畜分离率达到100%;修通了长3500米、宽4米的村干道,兴建了文化设施,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

  如今,走进三湾新村,你就会发现:家家住上了漂亮砖瓦房,户户喝上了干净自来水,人人用上了洁净卫生厕所……一个具有浓郁乡村气息、人气渐旺、充满活力的三湾新村正悄然兴起。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就会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说,“没有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呀!”

  能在红色的三湾村工作,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9月,我的村官任期到了。原本可转到乡镇事业单位工作的我,仍有一种激情在胸中涌动,内心充满着为三湾村民服务的热情,充满着对三湾村山山水水的留恋,于是,我向组织提出了继续在三湾村做村官的申请,现已如愿。接下来,我要把村官当作一份事业来追求,用我的青春和激情点燃这块红色的土地,在传承“三湾改编”精神中领跑,在村官这个平凡岗位上放飞自己的人生!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