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美叶在大棚内查看蘑菇的生长。戴晓杰/图
11月8日,刚刚经历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洗礼的雁北大地格外寒冷,在灵丘县新河峪村几座温室大棚外面,一个个小烟筒正在向外吐着黑烟,这是该村村民正在为他们的杏鲍菇大棚进行增温,等着春节前夕这些大棚将产出白白胖胖的杏鲍菇,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如今村民可观的经济收入,得益于该村大学生“村官”孙美叶。新河峪村是灵丘县东北部一个依山而建的小村庄,全村187户,700余口人。村民长期以来靠种地为生,贫困落后使这里的成年男子结婚都成了问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7年,来该村担任村主任助理的孙美叶到来。“1999年我从大同卫校毕业,2003年考取了东北财经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石料厂当会计,后来考上了大学生‘村官’。”8日上午,记者见到了这个村民眼中的“杏鲍菇大王”——新河峪村村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孙美叶。
2010年,孙美叶听说河北唐县有人搞大棚种植杏鲍菇,而且效益非常可观。一个周末,她悄然去考察,回来后直奔村委会,向村主任提出带领村民种杏鲍菇的想法。“一个丫头片子,说要带领大家致富,我们在场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后经专家论证和村委会动员,许多人主动要求参与建大棚,试种杏鲍菇。”谈起当时情形,杏鲍菇种植户李大爷记忆犹新。孙美叶说:“为了做好表率,我和大家多方奔走,先后从银行为参建的农户申请到小额贷款70万元,我自己也申请到大学生创业贷款6万元,后又自筹4万元,解决了资金问题。”
这年秋,新河峪村的20座大棚正式建成,2011年春节前后迎来了丰收,平均每座大棚收入达两万余元,结果使村民们的种植热情空前大涨,村里的大棚也从当初的20座迅速增加到了50座。“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努力把合作社做稳,把核心技术做精,经过3到5年时间,带领全村人及周边村民致富。”谈起未来,孙美叶踌躇满志。
据了解,灵丘县目前已涌现出孙美叶等一大批利用所学知识,搞土鸡养殖、杏鲍菇种植、苗木栽植的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典型,他们正在用知识、用科技带领村民发家致富,雁北农村也因为他们的到来发生着可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