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换衣拍照”留了痕迹丢了实绩
2019-04-03 09:38: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史俊逸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为了有足够的痕迹资料,一些基层单位就通过换衣服的形式多拍一些照片,让图片看起来符合逻辑。大致操作是这样的:当走访贫困户、下村巡河、单位开会时,多带几套衣服,在不同的地方换不同的衣服轮番拍照,这样就有多次走访贫困户、巡河、开会的照片,而实际上只去了一次。这样,在上面来检查的时候,就能拿出很多的痕迹资料,检查也就能顺利通过了。

  “不管工作怎么干,千万不能没照片。”这样的话语近几年在基层似乎成了干好工作的“不二法门”,不管大事小事,先拍照留证。即使没干成的事,也要想法设法“摆拍”一张,证明自己曾经“干”过,仿佛只要照片留了“痕”,工作就有了“绩”。

  上级检查工作不可能“现场重演”,工作痕迹因此成了考核落实情况的重要依据。但应看到的是,“痕迹”不一定就是最真实情形的客观反映,不少“痕迹”之中水分过重,只有“痕”却难有“绩”,看上去很“扎实”的工作,实际上有可能是“纸老虎”,只要到群众身边去问一问、看一看,真相立即显露出来。

  干部衣服换得再勤、照片拍得再多,群众不能看到实打实的变化、感受不到干部真心实意的关心,必然不会为干部“打掩护”。这样的“拍照”干部,真要让群众给他们打分,恐怕没几个人能及格。

  工作“痕迹”不是说绝对不能有,但“痕迹”服从于“实绩”的基本底线不能丢。“换衣拍照”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只要“痕迹”不要“实绩”、以“痕迹”代替“实绩”,让工作完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一场辛苦下来,除了案卷资料的充实,恐怕很难说得上还有其他的成效,甚至还因为让群众“配合演出”,可能引起群众反感,着实得不偿失。

  事实上,干部为了留“痕迹”,必然会走进基层,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好好“补补课”,把以往没能和群众讲清楚的情况再讲一讲,去没去过的群众家里走一走,认真聆听群众的心里话,了解一些真实情况,拉近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消除以往“来去匆匆”所产生的隔阂,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留痕迹”上。

  根治类似于“干部换衣拍照”这样的问题反复发生,改进检查考评方法也极为重要。2018年10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主要看工作实绩”“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要求已经提得比较具体,需要的就是各地方细化举措,不打折扣认真落实。让考核“指挥棒”指向精准,从根源上铲除各种形式主义滋生土壤,为基层干部提供更多实干担当的空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