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桐城“六尺巷”中寻找乡村治理“密钥”
2019-01-23 16:4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王锋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既是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要传承发展我国农耕文明中的优秀传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推进基层有效治理和乡村振兴。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在安徽桐城有一条小巷,关于它,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典故。“六尺巷”典故传承和弘扬“礼让宽容、和谐共生、德治礼序”的和谐处世理念、宽容礼让美德、德治礼序风范。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它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可寻觅乡村治理的关键“密钥”。

  乡村治理需要“礼让宽容”。“三农”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农民”,农民是“三农”的核心和根本,更是推动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实践者。乡村振兴要靠农民,农民是一个庞大群体,群体复杂且利益纷争,你我两家共处一地,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存处境,这难免会引起瓜葛和矛盾,激化之时难免拳拳相对、大打出手,甚至引起不可调和的矛盾,久而久之会影响当地农村社会稳定,拉慢乡村治理和振兴的步伐。“六尺巷”故事中张英在北京朝廷任职时,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而最终他们选择礼让宽容,化干戈为玉帛,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下乡村治理难度很大,乡村振兴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各种矛盾,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存在,急需这种“礼让宽容”,懂得让步,才能进步,才能阔步走向小康,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需要“和谐共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乡村治理的引领和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理念正是当下“三农”实现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哪一个都离不开“和谐”。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和谐的理念,切不可掠夺自然,为了发展而发展;农民要把钱包鼓起来,要用奋斗的精神、勤劳的双手、合理的手段实现致富,而不是非法占有“不义之财”,视法而不顾;农村要实现乡村美丽,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自然和谐共生,生生不息。“六尺巷”中张英的谦逊礼让,不仅成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和谐理念的充分体现。当下乡村治理需要这种宽容谦让大度、和谐相处共生。“六尺巷”不仅诠释了一种美德,更给我们强农业、富农民、美农村找到了贯穿全过程的“主线”。

  乡村治理需要“德治礼序”。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鲜明特色。在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的今天,当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呈持续向好的状态,经济基础进一步打牢夯实,而“上层建筑”的健全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特别注重为政以德、正心修身,注重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让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六尺巷”中张英身为一朝宰辅,却不恃权压邻,律己从严、舍利求义,权不为己所用,身以德服天下。乡村治理不仅需要农民这个“实践者”来推动,更需要一线党员干部来带动。若“掌舵者”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必然违纪违法、走向腐败,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最终也会变成“一纸空文”,前功尽弃。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彰显了儒家修身、齐家、仁者爱人的博大内涵,蕴含了“礼让宽容、和谐共生、德治礼序”的治世精髓,更为我们乡村治理和振兴提供了很好借鉴和遵循,我们要对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汲取经验和教训,用这把“密钥”开启乡村全面振兴的大门,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