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村官“看得见未来”
2018-12-04 09:39:00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鲍玉婵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笔者在农村采访发现,一些地方盼星星盼月亮,就盼大学生到村里,可是大学生村官来了又走,少有安心留下来的。一些大学生村官坦言,“看不见出路”“干不出名堂”是他们选择离开农村的重要原因。这个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决策,提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10多年来,一批批大学生走向希望的田野,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至2016年底,在岗大学生村官超过10万人,涌现了许多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典型。但现实中,一些大学生村官也面临融入难、干事难、创业难等问题,觉得“没用武之地”“没啥成就感”“看不到未来”。

  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看不到未来”与职责定位模糊有关。大学生村官属于“村级组织特设岗位”,这个岗位承担什么责任、如何发挥作用,镇村两级组织拿不准,大学生村官自己也搞不清。不少大学生村官在村里没有具体分工,仅以助理身份协助村“两委”干部做日常工作,如材料撰写、数据统计、跑腿开会等事务性工作,还有许多人被抽调到上级部门去帮忙。有的大学生村官在村任职很长时间,真正接触农村核心工作不多,更谈不上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给村里带来多大变化。

  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没有从大学生向村官转变,是“看不到未来”的重要因素。许多大学生村官身在“当村官”、心在“跳农门”,只是把农村任职当作“中转站”,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在复习备考,一有机会就报考公务员或事业编。这当然无可厚非,也是大学生村官的重要出路。但留村任职的比例太低,难以实现培养一大批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的政策目标。

  让大学生村官“看得见未来”,离不开制度设计的日臻完善。从政策层面看,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管理、培训、考核、选拔、流动等均作出明确规定,逐步建立了“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工作机制。着眼未来,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进一步完善科学培养机制和支持保障力度,让更多大学生村官不再一门心思“跳农门”,而是心甘情愿扎根基层干一番事业。

  让大学生村官“看得见未来”,关键在自身,要沉下心来努力奋斗。正如有人说,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未来就在哪里。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不是浪费青春,不是大材小用,而是锻炼成长的一个重要渠道。大学生村官既要身在农村,更要心入农村,找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的结合点,打通书本知识与农村实践的连接点,构筑扎根土壤与播种梦想的支撑点。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希望的田野最广阔,期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热爱农村、扎根基层、真抓实干,谱写不负时代的青春之歌。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