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情感牧场> 正文
穿越激流,到达理想的彼岸
2016-05-03 16:14:00

  近来网络上特别流行一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随着物质世界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愈发五彩纷呈。对心理的关注渐深,对个人的重视程度越发提高。《月亮和六便士》的热销,其中那一句“精神优于物质,个体大于社会”似乎成为反世俗、反传统的宣言,让心中还有理想追求的读者们几度潸然。

  放眼当今社会,多元的价值观交汇糅杂。美妙的精神境界,有人觉得它是人作为“一根有思想的芦苇”的内核支撑;有人觉得它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可遇不可求;也有人觉得它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当初毕业时在就业选择中确定了村官这一条路,很多亲友劝我三思。无疑这个选择会让我脱离自己的专业,很长一段时间将处于最基层的平台。然而正是心怀理想和美好,想到村官工作的意义和收获,我才忠于自己的选择,并能勇敢的承担选择带来的一切结果。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将内心混沌的人们称为“洞穴人”,他们把自己困在洞穴内,以为真实的东西,其实只是别人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然而他们依旧执着于眼前,不敢走出洞穴追逐真实的美好。村官的工作也是如此,假如我们人云亦云的只看到基层的弊端,就会变成恐惧的“洞穴人”,畏首畏尾,怨天尤人,不敢做出选择,也就不会得到村官工作的历练和收获。

  另一本热销书籍《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则把一切横在理想面前的艰难比作天堑,把人分成四种:在此岸的人、在水中挣扎的人、下水又胆怯回头的人、到达彼岸的人。我们只有穿越一切主客观阻碍的激流,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身为小小村官,只有坚定自己的内心,不闻他人的非议,勇敢的迈出步伐,才能触及自己的理想,实现自身的价值。

  过去,可能是现在和未来的羁绊。现在,也许是过去和未来的脚注。未来,应该是过去和现在的升华。抛弃心中的犹豫和恐惧,勇敢的穿越激流,当到达理想的彼岸时,我们会发现风景这边独好!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双新村书记助理 李蓓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