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离别季,一年一度迎新时。根据顺义区村官办的部署,2015届村官在7月2号上午到区村官办集中报到,我有幸和本镇的领导一起到区里迎接新村官。看着朝气蓬勃且充满活力的师弟师妹们,心里暗暗为他们“点赞”。但也偶然听到有这样的牢骚:“唉!今年这么不走运!本来找工作就不顺,只考了个村官,还被分配到了最偏远的乡镇!”
说实话,这句“牢骚”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不可否认,谁都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得顺遂。然而,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正像天有雨雪阴晴一样,展现给你的不可能全是朗朗丽日。如果只懂得在晴空下生活,那么碰到雨雪天,就难免手足无措。诚所谓“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温室里长不成参天大树,马厩里养不出千里战马”。万千事实告诉我们,太顺,其实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一味逃避磨难,并不可取。尤其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更应该主动去给自己的人生加压。
另外,辩证地看,“幸运”和“不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做。如果“偏远”被视为“不幸”,那么胡锦涛是“不幸”的,因为他曾经在甘肃、贵州、西藏等贫困边远地区工作了15年;温家宝也是“不幸”的,因为他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甘肃,在那里一待就是14年;习近平也是“不幸”的,因为他16岁就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当知青,在那里干了6年……如果“偏远”被视为“不幸”,那么被誉为“哈密瓜之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实在是“又傻又天真”。因为作为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她大学毕业后被选送到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可她几番“软磨硬缠”,从北京来到了乌鲁木齐。到乌鲁木齐后,又是一番“软磨硬缠”,到了条件更艰苦的鄯善县,一待就是50多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的,“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生的苦难要大大多于成功和欢乐。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成功背后,都有一段艰苦的历程。唯有战胜苦难者,才能到达成功的顶点。因此,我们要舍得吃苦,勇于吃亏,更要不怕受委屈。地域偏一点,工作累一点,待遇低一点,条件差一点算得了什么?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成长过程的一个磨练!没有委屈,没有迷茫,没有挣扎,没有误解,没有艰辛,没有痛过,没有奋斗,还叫什么青春?还是什么人生?
今年103岁的杨绛先生概括得很精辟: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在我看来,把“不幸”变为“幸运”的最好“魔法”便是奋斗!李大钊曾这样歌颂青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诚然,在这个略显浮躁且很多时候需要“拼爹拼妈拼关系”的年代,也许有人对“奋斗”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但我坚信:“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成就伟业!”是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跟高的山”,“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正如《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的,“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我们努力了,拼搏了,奋斗了,却未必能够成功,但不努力、不拼搏、不奋斗,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恰如诗人郭小川所吟诵的:“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大胆的想望,不倦的思索,一往直前的行进,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份。”人生可怕的不是挫折,而是遇到挫折偃旗息鼓,迷失方向;青春慨叹的不是短暂,而是辜负韶华,碌碌无为。
作为青年,我们应该牢记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奋斗,是描绘青春的底色,是走出逆境的光芒,是改变命运的力量!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梦想越丰满,现实越骨感,就越需要我们“怀着火热的耐心”,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台湾青年作家“九把刀”写道:“梦想不是挂在嘴边炫耀的空气,而是需要认真的实践。等到对的风,我们展翅翱翔。没有风,只要拥有足够强壮的翅膀,我们照样拔地飞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岂惟夸父能追日,更有羿尧敢引弓”,“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奋鞭策马”。让我们用实干托起梦想,用勤奋把握机会,用奋斗描绘希望!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其实,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就教导我们:“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追梦的人生最精彩!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