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生如夏花”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郑振铎译为“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既然生命短暂,何不让生活如夏花一般绚烂”,让我们听一听三位大学生村官讲述在基层与绚烂夏花邂逅的情感故事。
槐花陪伴我成长
朱婷婷
进入六月,北京又迎来“烧烤季”。这也是我成为大学生村官以来,迎来的第一个夏天。昌平南口,这座美丽的小镇,无论主干路还是乡间路,主要的绿植是槐树。6月伊始,整座小镇弥漫在浓浓的槐花香中。骑行在上班路上,串串槐花散发着诱人的香甜味。偶尔微风拂过,花瓣飘飘零零盘旋在空中,散落在人们的头顶、草地上。初夏的日子,每天的上班路,无疑成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享受。
而槐树,于我而言,意义远远超越了视觉、嗅觉的享受,而是自童年延绵至今的一种特别记忆。夏季,花初开放时采收花朵,称为槐花;花未开时采收花蕾,称为槐米。槐花与槐米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用于便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槐花,在我们零食匮乏的儿时,无疑还是时令最珍贵的馈赠。最怀念当年与小伙伴们瞒着父母和老师,偷偷爬上大槐树,折下一串串扔给下面的伙伴,自己不但要把口袋和嘴巴塞满,还要将槐枝编成花环戴在头上,过一把公主瘾。
槐米,则因为药用价值更高,且不易采摘,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槐米采收后除去花序的枝、梗及杂质,及时干燥,可以高价出售给药材店,这在我小时候是一笔诱人的收入。难忘小时候,为了减轻父母负担,姐姐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骑车带上我,背上一杆自制的长钩,这是可以将高处槐米钩下的必备工具。骑车摘槐米、处理枝岔、晒槐米成为我与姐姐每年夏天必做的一件事。而卖槐米,则是我们一年最开心的时刻,每年我俩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近一百块收入,这在当时可谓一笔巨款。
而今,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节奏变快了,虽然遍地都是雪白的槐花,但已不再有欲望摘下一串来吃。道路两旁的槐树虽挂满槐米,但却难再觅人们摘槐米的身影。
我很怀念槐树带给我的童年记忆,不仅仅带给我们味蕾的享受,更陪伴了、见证了我的成长,教会了我爱农村,爱基层。这也是我现在当大学生村官的原生动力之一。 (作者为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长水峪村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