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坂彩门。
东海之滨,金浦东北,有座东安古城,偏安一隅,我的家就安在这里。
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透过玻璃,欢喜的鸟儿是我的闹钟。行走在东安古城,寻觅着儿时的记忆。一栋栋装修一新的现代别墅与古老的燕尾脊古厝和谐地共立,毫不冲突。东安古城历经岁月的洗礼,早已失去了原本的面貌,也失去了古时用于防御的城墙,向四面八方的朋友敞开了怀抱。仿古式的东安牌楼(彩门)就立在村口,静观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牌楼上,“东坂村”三个镏金大字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一副长联讲述着关于“东安”这个古老戴姓村庄的故事。还有那高翘的屋脊、屋顶的琉璃,映衬着不远处的别墅鳞次栉比,俨然是现代与历史的良好交替。东安牌楼前,两头惟妙惟肖的石狮子,一左一右,静静地守护着这座百年古城。而伫立于东安街的那颗古朴树,百年来秋黄夏绿,季节交替,默默迎接着无数游子的归来,又哑然目送着游子们各奔前程。古城的游子们将乡愁都寄托给了这座仿古牌楼,还有那可爱的石狮子、葱郁的古朴树。立牌楼之下,静观前途,东安大街延绵两里有余,犹如一条玉带,镶嵌在东安古城这方人杰地灵的净土。
午后,漫步在东安古城,步入大祖边上的东安古建筑群,看东安戴姓先人创造的艺术奇葩,在古色古香中静谧自己躁动的心灵。沿着古老的石板街,偶有慈祥的老者,操一口亲切的闽南乡音,呼唤着入屋呷茶,配上精品白水贡糖,在香茗沸水掀起的那份朦胧中,感受着这方古建筑群的独特魅力。喝上一壶浓茶,听老者讲讲先祖“开漳守郡终碧云”的英雄事迹,聆听“大道公灯篙引路”的传奇故事,还有“廉洁奉公知松江”的戴家廉者勤政榜样。静静地走着,走近了历史,又走进了历史。南洋式的装饰、闽南特色高扬的燕尾脊,屋顶上窜起的绿色植物,屋角的燕归巢,整齐的瓦片菱角,还有那翻新的宗祠记载着的家族过去,无不是那庞大的博物馆亦或是丰富的史书,向游者讲述着一段段东安城内戴氏家族的沧海桑田。抚摸斑驳的屋墙,抬头望望那闽南特色的燕尾脊,刺眼的阳光惹闭双眼,恰能静静地感受着这一份古朴,还有那古朴与现代的交融。
双手合十,步入一座宗祠,“谯国传芳”的字眼映入眼帘。观精雕细琢的梁椽祖龛,还有那厚重的缙绅牌匾、柱刻的昭穆、碑铭的戴氏家族史等,无不在诉说着东安戴氏家族的荣耀和辉煌。沉醉中,似乎穿越到一个过去的时代,还是这座古城。城里的戴氏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夕阳下暮归的老牛还有那疲惫的荷锄老农映衬着低垂的落日。而城外海波不止,呼啸起动听的旋律,填补着日常的枯燥。海上舟辑交错,无数的弄潮儿正在打拼。每每退潮时,宽广的滩涂是他们的“战场”,滩涂上跳跃的弹涂鱼、横行霸道的类武士蟹等是他们的“猎物”,而大道公庙前的灯篙是他们虔诚的信仰。古城内,老屋檐下,双鬓泛白的老妪别一朵鲜艳的红花或黄菊,摇晃着蒲葵扇,坐在脱漆门前的藤椅上,静待着儿孙的归来。是画家,在这,必成佳画;为诗者,于此,必遗佳作;是过客,来这,流连忘返。
不如在静静的午后,来一场偷闲的午休,在寂静的古城,如午后的懒猫,静躺于厚重的史书之上。
傍晚,早早吃完晚饭,到万亩虾池看白鹭纷飞。在天际的晚霞尚残之际,感受山水一色的壮景,还有那摇橹的虾农黝黑肤色难掩的嘴角上扬。一刹间,虾农撒起的饵料,惊起无数的“精灵”,或黑或白,游弋在天海之间,壮观之至难以言清。水面迎着晚霞,波光粼粼,似镜非镜,似霞非霞,伸手去掬,掬一捧晚霞,映衬着天上的白鹭,于双手间,托出一幅晚霞归鹭图。远观先祖曾耕耘过的金井半岛,还有江口湾畔的“皇后乳”峰,想象着“贵妃醉卧江口湾”的浪漫传说,还有那养在深闺的金井“石沪”,此景壮哉!
当天际的最后一抹晚霞褪去,来到庙边古榕树下,抬头望无数的榕须低垂,低头看脚下的榕根盘虬迂回。于此间,暂且忘记万亩虾池上的红与白的视觉交替,舒一舒听觉神经,听一曲哀婉的二胡,聆听榕下老者讲那传奇的故事,还有那东安戴氏宗族的历史,夹杂着传统故事的芗剧低吟。在记忆匣子中,缅怀着碧云峰上的忠魂,还有那黄浦江畔的廉者。向前,步入古朴的慈济宫,虔诚地叩首在大道公尊前,品一品大道公“悬壶济世、慈济救人”的大道精神,还有那“驾鹤升天、位列仙班”的传奇故事。于古色古香中,静静沉淀自己烦躁的心灵,洗涤自己浑浊的灵魂。观清香,余烟袅袅,突如而来的风儿晃动烛影。听佛音,犹如真人在耳畔的呢喃,似一老者,左手抚须,右手持卷,在讲述着为人的真理。环望周遭,双壁的图绘,记载着一段段历史,犹如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
走出慈济宫,庙潭的喷泉不止,天边的弯月孤悬,时间滴答滴答地走过了一天。
这就是我的故乡,这就是我的根。
(备注:东安古城指河豚之乡——福建省漳浦县东坂村,为漳浦戴姓聚居地,“碧云峰上的忠魂”指唐开漳圣王女婿、郡马副元帅 戴君胄;“黄浦江畔的廉者”指明松江府通判后耀升松江府正堂 戴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