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情感牧场> 正文
清明,致我们逝去的亲人
2015-04-10 10:11:00

 

 

  编者按 四月,有一种思念,是一年中最为强烈的,这个关于思念的日子,叫做“清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承孝道美德的重要节日,是天下华人归乡祭祖的日子,是深情缅怀故人的日子,是感伤而多思的日子。面对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节,几位大学生村官讲述了自己的情愫。

  睹物思人,更懂得珍惜亲情

  今年的清明节,家里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显得无比冷清、哀伤。

  老爸是去年年底走的。再也没有那个凌晨两点起就不停看表,等闺女从外地回家的老爸了;再也没有那个为给妈妈治腿,千里万里找偏方的老爸了;再也没有那个为了不让子女挨冻,寒夜里起身烧炕的老爸了……那个一米五五的小个子老爸,彻底住到了另一个世界,住到了远离我们的那头。

  我的老妈是个朴实勤劳的农家妇女,不会表达父亲离世给她带来的悲伤。老妈不是个爱唠叨的人,可如今渐渐开始喜欢跟我絮叨老爸活着时,他俩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说她刚嫁来时的一穷二白和相互扶持着打拼,谈他们因为多年无儿无女四处奔波诊治,讲老爸住院期间的家长里短……油盐酱醋的家事说了一箩筐,我安静地听,哪怕好多段故事我已经听过好多次。母女连心,我深知她心底的痛。

  妈妈留着爸爸买的鱼网,她说,那是你老爸打算等弟弟结婚后就不再外出打工,出去网你爱吃的鱼而准备的。不过,老爸没有撑到那一天。老辈人的爱,从来都很平静,不常见于口头,而往往寄于物,使感情变得可怀想,可留念。睹物思人,我何尝不是和老妈一样。我攒的一整本存有老爸照片的相册,和那些鱼网一起,成为老爸留给我们的最后念想。

  女欲养而父不待,没有了山一般的父亲,唯有竭尽全力照顾好老妈。我和弟弟事事都想顶上来,让老妈少一些负担。年夜饭,以往都是父母两个配合着做,今年则是我备材料,弟弟掌的勺。清明上坟之前,要提前折纸元宝。我知道老妈眼睛花了,折的元宝形状不那么好看,便一边折一边逗她,“您这金元宝送过去肯定要被打假的拦下来呢,老爸估计拿到了,也得当‘尾货’来花呢。”原本很哀伤的老妈,看着自己折的纸元宝也乐了:“你爸知道我这手笨眼不行,不会挑的。”我默默地飞快折着元宝,心里默念着:这辈子女儿再没福分照顾好老爸,以后一定让老妈少操心劳累!

  没有了父亲陪伴的这个清明节,让我更懂得了思念,也更懂得了珍惜。小伙伴们,珍惜与父母、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吧,也许某一年,一直给你温暖的某个人就将永远不在,温暖的记忆从此便不再相似。

  王玉霞(作者为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清水湖村书记助理)

  有时间了,却没了尽孝机会

  清明当天一场小雨,淅淅沥沥,下了整整一天,淋落了多少离人的泪,冲醒了多少沉睡的梦。

  冒雨上山,去给外公外婆扫墓。两座不高的小土包,布满了绿色的一层轻纱。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外公外婆的身影依然清晰,不忍多想,一想就不禁悲从中来。也许,只有当失去了,才体会到阴阳相隔、对空无奈的那种沉默的痛。

  外公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在村里颇以文化人自居,人家有红白事,一般都会请他主持。 外公的一生,颇有点传奇色彩,捡过破烂,拾过牛粪,当过小贩,在生产队当过干部……我小时候,最爱听他一遍一遍讲他的“冒险故事”。在我印象里,外公很疼我们这些儿孙。

  他去世前一年,老是生病。一个大热天,我和妈妈去看他。去的时候,外公竟不在家。过了好一会,外公从外面气喘吁吁地进来,颤巍巍地递过来一瓶可乐,上面布满了水珠,“冰柜里刚出来的,快趁凉喝!”妈妈后来告诉我,腿脚不好的外公听说我要来,拖着病体专程走了好长的路,到大超市去买回来的,路上还摔了一跤。一辈子为子孙辛劳,临到老了还是想着后辈,没有享过一天的福,没有大把大把地花过钱,没有大口大口地海吃过,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一生。

  外公去世时,我没来得及去看一眼,也没能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不知道,对于腿脚不好的外公来说,那边的路好不好走?而外婆的离开,也是完全没有预兆,让我措手不及。妈妈说姥姥在世时老想我,由于当时学习挺忙的,总是寄希望于过几天再去也不晚。人生就是这么无情,现在有时间看她了,却没有了“下次”的机会,再相遇却是两个世界,永久相隔。

  一年复一年,春风吹过大地,风沙雨雪,将外公外婆土包上的土一点点抹平,却怎么也抹不去我对他俩的思念。

  静立在外公外婆的坟前,我想,这段埋葬于地下的亲情,是否在我们心中仍然存留。思念亲人,不仅仅是为了一段美好生活的寄托,更是为了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没有下一次”的遗憾。我们很幸福,因为我们活着,上天让我们继续着未完的生命。生命承载的太多太多,好好地活着,感受一下生活的喜悦,给爱你的、你爱的,认识你的、你不认识的,多一点机会、多一点爱。你就会发现,过往的那些烦心事,真的都不是事。

  付怀东(作者为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山头村书记助理)

  回到故乡,延续亲人的梦想

  小时候,记忆中的清明节,家家游子归来,仿佛一场盛大的团聚。当一个家族的人聚在一起,爷爷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说着那些我们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而我和小兄弟们听着又是好奇,又觉得神圣。我尤其喜欢半懂不懂地跟在爸爸、三叔身后,虔诚地模仿大人上香、磕头、烧纸钱。

  长大了,我才明白,清明节等同于下不尽的雨,那么阴那么冷;清明节也等同于一张张曾经活在我们身边的亲人慈祥的笑脸,不管经历了多少个日月,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又一个清明过后,荒凉的山上多了两座坟,是爷爷和三叔的。

  那一年的九月,大学毕业不久的我,选择回到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只为了守护清明,守护着这片先辈们挥洒过汗水的黄土地,守护着爷爷、三叔点点滴滴的回忆。竭力地去做那些他们没有做到的事,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使命。那一个个他们曾经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全部实现,而我将为此不断努力着。

  牛永成(作者为甘肃省庄浪县卧龙乡阴李村主任助理)

  柔软的思念

  张宏宇

  清明

  是垂挂在思念里的春柳

  在微风中飘摇

  倒映在溪水里

  无比柔软

  清明

  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

  与逝去亲人跨越时空的感情交流

  那种在心底的宁静

  柔软着人生的四季

  清明

  是柔软的思念

  触及心底

  缓缓地顺着时光的河流

  流淌出刻骨铭心的情愫

  清明

  更是多情的时节

  蘸着湿漉漉的春雨

  在大大的宣纸上

  挥洒着大大的情字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