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爸爸,也是我的老师。
父亲出生于饥荒年代1960年,正赶上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年轻时,父亲在生产队里喂过牛、拾过粪,也干过粗重的农活。可就是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兄妹五个,爷爷奶奶硬是拼着劲儿供着他们上了学,识了字。
父亲在家里排行老二,十七岁师范毕业后在农村小学当了民办教师,后来转正被调到了中学。在父亲有生之年,教出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也是其中一个。奋斗了一辈子,也操劳了一辈子,可临近退休,一场大病险些夺去父亲的生命,老天终究还是眷顾这位读书的老实人,让母亲没有过早的失去丈夫,我和弟弟没有失去最疼爱我们的父亲。
小时候的事,我仍然记忆犹新。还没上学的时候,家里忙,没人照看我,我就跟着父亲在中学里混学堂,他在上面讲课,我坐在最后面,听不懂父亲讲什么,只知道他很受师生尊敬,在别人面前我很骄傲,心里想,长大了我一定要向父亲学习;我还记得那个老掉渣的自行车,铃声清脆悦耳,是我小时候最爱听的音乐,因为那是告诉我们父亲回来了,我和姐姐会不顾一切的冲出去迎接,看看父亲又买什么好东西了,一个小蜻蜓发卡、几颗糖、或者一袋明信片……都会让我们欢呼雀跃;还不识字的时候,父亲教我和姐姐背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此姐姐还非要哭着嚷着“明明接新裤”(因为名字的谐音,我叫丽丽,同“粒粒”发音一样,姐姐叫明明)。
对待工作,父亲更是严谨认真,负责任。有一次,父亲要在学校演讲,前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父亲煮了茶,烤上红薯,然后像个孩子一样,一本正经,抑扬顿挫,做起了演说家,还问我们他的演讲好不好。虽然当时我还小,并不十分懂,但我知道,父亲演讲的很用心,在我心目中,父亲很伟大。
这些小事儿,件件都刻在我的心里,现在想起,除了温暖,更多的是对父亲无尽的思念。
2009年,我大二,由于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和同学闹的不愉快,父亲知晓后,便给我写了下面这份信,至今读起来,有关父亲的事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桩桩,一件件,是那么清晰可辨。
父亲给女儿的一份信:
丽丽:
悉知你能冷静,合理的处理那些事情,近来生活充实,心情也较好,感到由衷的高兴,特别是对亲情的认知、理解,也让人很欣慰。
你叔叔上大学直到后来分配工作几年,我和他经常通信交流,询问情况,相互提些建议,回忆起来是很幸福的,这好几年有了手机,没有了那样的通信来往,有事打个电话三言两语说几句,很遗憾。你的信唤醒了我沉睡多年的感觉,突然觉得,用书信方式交流、读心,是一种再好不过的方式,和你叔叔通信时的一些情景也历历再现。
那年冬天,特别冷,你叔叔急需钱,我把钱寄迟了,收到他的信正逢大雪,我很震惊,马上弄了点寄去(当时我工资是90多元,早花光了)。你叔叔信中写到:望眼欲穿兮泪成冰,大海小舟兮阻征程,阳光哪日兮化冰雪,春晖何日兮暖冰心。你老爸:欲速不达兮冰成泪,苍穹星球兮永不停,腾空红日兮化冰雪,父母哥嫂兮暖冰心。寄信时天放晴,途中偶得几句也写在了信后面。是这样几句:昨日大雪纷纷下,今晨和煦朗朗天,午后踏辙匆匆寄,夕夜话雪觥觥谥。我们嬉笑怒骂,家庭琐事,世间万象皆成信的内容。发信的,看信的,哪怕当时是辛酸或者是喜悦,现在想来,都是一种无尽的享受,他也将成为我永久的记忆。
你说的对,你孩童时就是那样,我的印象是你和其他孩子一样,又有更多的不一样,天真,顽皮,活泼机灵。哭呀笑呀,经人逗,想笑还厥着小嘴咕咕哝哝的,别人早知道了你心里在笑。认真起来最讲认真最有责任性,刚上学应付老师作业就出奇招,逐渐长大和我一样,尽管比较随和,但思想稳定,不容易被人左右,有自己的风格。时代造就人,环境造就人,我深信不疑。在大学里,不当要吸取自然科学文化知识营养,还应该努力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常识,锻炼才干,增长见识,尤其注意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压力,摆脱压力,走出困境的能力,注意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常说立足现实,开拓前进,根据情况确定自己的行动,当然绝不是见风使舵,而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你说的,不要求最好,只要求更好。有空了多读点书,尽信书则无书,对书里的事件,要有自己的评判,要读好书,读有益的书。要特别注意锻炼身体,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合也,凡事量力而行,不好高鹜远,不图虚名,不要被荣誉羁绊,如优秀学生,奖学金等,不要斤斤计较,要淡视这些东西,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做自然的我,做平心静气的我,做不断充实,不断进步的实实在在的我。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对于你感情上的问题,你处理的完全正确,这件事对你也是一次不小的锻炼,考验,应坚强应对,遇山开路,逢水搭桥,冷静,果断,要用智慧,绝对不要把它积压在心里,给自己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复杂,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些是始料不到的,百折不挠,勇敢面对,勇往直前才是真谛;拿得起,放得下,游刃有余才是一种高境界,希望你能实实在在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放下,不要积压在心里,既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你尽管上大学了,在父母眼里还是个小娃娃,遇麻烦事首先要告诉父母,没必要隐瞒。我们八月十五过的多,经历的坎坷多,承受的了,想的通。家里的事不要牵挂太多,你老爸会处理好的,你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好比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把自己的事情搞好了,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一样。
家里现在经济不很宽裕,还较拮据,但不是走投无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肉天天吃,酒也喝一点,不象我爷爷,奶奶在世时那样困难,有时连买盐的钱都没有。你爷爷,奶奶在世时,虽然他们没能住上几天楼房,但他们看到了希望,儿子工作了,挣钱了,孙子很聪明。我想,他们在天之灵会得到安息的。我也常常想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我小的时候,身体瘦弱,他们很疼我。那时,我们家大,爷爷奶奶长偷着留些好吃的悄悄让我吃,父母也一样,我很想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母亲最后阶段太盼活了……所以,我对母亲想的最多。
你常牵挂家里的事,这里,我还是谈一谈好。你母亲勤劳,艰朴,善良,在家中吃的苦最多,也最疼爱你们,她内心也深爱自己的丈夫,以前草率,蛮横的时候也不少。孩子是联系父母感情的纽带,是生活的希望,一回首,几十年过去了,好好过下去吧,少年夫妻老伴心嘛,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几十年一块儿生活,总有个碟儿大碗儿小的事,宽容了,相通了,疙瘩也可能就化解了。这些方面,我会调节的,你要相信,会向好的方面转化的,你们孩子们,以后不论谁的境况如何,互相扶持,这也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脚踏实地,努力实现自己的光辉目标吧!
我近来身体健康,工作也较顺心,你母亲也如此,你弟弟学习状态不错,成绩有进步:勿念。
祝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爸
09年5月6日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了,弹指一挥间,这一年前的事恍如昨日,父亲拉着姐姐的手,我趴在他温暖的背上,我们一起去田野里,看庄稼长得好不好,看麻雀儿找到过冬的食物了没有,父亲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余温犹在。
今生的遗憾,是没有一张我们全家福的照片。几岁时,在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父亲把我抱坐在城墙上,笑眯着眼,双手牢牢地挡在我身后。如今,我又来到了嘉峪关,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准备在这里永久的安家生活。渐渐地,对亲人的爱在心里逐渐扎根,理解也在一步步加深,很难再用言语来表达什么是父爱母爱,什么是亲情,但不论我们走多远,父母的爱永远都在身边;不管我走到哪儿,永远感觉有一双手在背后保护我,有一种精神一路鼓励我、指引我前行。也许,这就是父亲留给我最好的礼物。
其实人生短,短的不忍细数,我总是怀着敬畏之心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正因为怀念才使父亲的身影一刻也不曾离开过我,怀念让我们可以常常坐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把我现在的故事讲给父亲听。
我怀念父亲,怀念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嘉峪关市雄关区峪泉镇嘉峪关村大学生村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