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吆,好风光……”伴随着熟悉的沂蒙山小调响起,《沂蒙六姐妹》震撼人心,催人泪下。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上有着可爱又可敬的人民,他们有着平凡又高尚的情操,舍弃一切奋勇支前,在党的领导下,用行动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的沂蒙精神。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巍巍沂蒙埋忠骨,红嫂事迹代代传。沂南红嫂教育基地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中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为我们生动的展示了红嫂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立体的勾勒出我华东野战军奋勇杀敌,夺取抗战胜利的英雄事迹。这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党性的信仰。党性是什么?是为了祖国牺牲时的大义凛然,是为了战士按时过河毅然用身体当桥墩搭人桥的勇敢坚毅,是陈若克至死不背叛祖国的忠诚,是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养大42名革命后代的伟大。
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养育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一段峥嵘岁月,气壮山河,铭心刻骨;一种沂蒙精神,跨越历史,辉映未来。虽然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但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依然要铭记历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我越发深刻的感觉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是没有人民群众也没有新中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坚持群众路线是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尽,纷飞的弹雨也化作墙壁上的弹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站在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今天的我们要更加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意志,要更加坚定的走群众路线,要更加坚定的扑下身子到基层去,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攻坚期,更要继续弘扬伟大的沂蒙精神,坚持群众路线,学习革命先烈,把沂蒙精神带到工作中去,落实到实处。时刻谨记密切联系群众,砥砺青春,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百炼成钢。在基层广袤的土地上,向青春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