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恋人十全十美,哪怕是缺点也愿意视而不见,因为我们彼此相爱。
结了婚,创建了自己的小家。最初的浪漫和温馨过后,我开始难以忍受家的单调和乏味,像一只关进笼中的小鸟。眼睛总盯着外面精彩的世界,不顾及妻的提醒和责备。我对家第一次感到不安。每当我摆脱妻子温柔的束缚回到昔日单身生活的轨道上,就有龙归大海、鸟入丛林般的自由和畅快。不知这样过了多久,有一天我才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已违背了家的规则。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我照例与文友喝酒到深夜,醉醺醺地回家。穿过一条没有路灯的小径,发现自家的窗户正亮着灯,那缕灯光在寒夜里透出温暖、柔和与亲切。我轻轻打开门,走到卧室,见妻把没织完的毛衣放在一边,自己靠在床头睡着了,书和日记本滑落在地上。我捡起日记本,无意中瞥到这样一段话:“女人欢天喜地踏着婚姻的台阶走进‘家’的门,生活却成为漫长的等待,家门是为丈夫开的,他可以自由地从那里出入;而窗户是为妻子开的,她只能倚窗守望丈夫的身影。古戏里王宝钏寒窑苦守十八年,等到的是幸福还是辛酸?望夫女在崖畔望断风雨,可曾见丈夫归来?为什么从古到今,家只能叫女人孤独地留守呢?”
妻是个好强的女性,她不愿以吵闹的方式来强制我把家当成乾坤世界,她以这样的文字来唤醒我要遵守家的规则。那夜我失眠了。我想到了人生有好几种角色,单身汉是一种,丈夫又是一种,我还想到做一个平常的人并不比当英雄容易,常人并不可悲,谁不进入角色才是悲剧人物。从那天起,我开始渐渐进入角色,也同时从家里慢慢地觅到一片新天地:寂寞里其实有一种宜人的宁静,琐屑中原也能品味兰桂的温馨,夜来斜靠在床头读书或写作,灯光柔和,身旁熟睡的妻子和爱女发出均匀的鼻息声,空灵和恬淡的文字就会从心灵汩汩涌进笔端在稿纸上流淌。
有爱的家才是温馨的家,才是美满幸福的家。正是因为有爱,才使家的色泽看起来有一种特有的祥和与温馨;正是因为有爱,才使得我们能够担当起父、母、夫、妻的责任,把家当作一世的归宿。家中有难舍的温暖和天伦,屋舍再美,若没有亲情充盈,也只能是冷冰冰的。曾经见过—些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人,立在某间老宅前流泪,他其实不是凭吊老宅,而是睹物思人,伤怀那些逝去的亲友故交,伤怀自己留在老宅里的青春旧梦。
舍不下的温情,舍不下的家。家之所在,草长莺飞;家之所在,炊烟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