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情感牧场> 正文
乡土英雄与乡土智慧
2013-10-10 14:21:00

  出生、成长都在城市的我,工作的第一站却来到了农村,因为从小听惯了父辈们讲述的上山下乡的各种故事,大学里田园诗歌熏染出的浓厚的乡土情结,向往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2009年江西师大毕业后,我参加了全省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被分配到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下柳源村任书记助理,由此开始了结识乡土英雄与乡土智慧的村官生涯。

  一场暴雨震撼我的心灵

  面对我这个新来的年轻人,村支书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先让村委会里最年长、工作经验最丰富的杨副主任做我的“导师”,希望用“爷孙搭档”的方式让我迅速熟悉农村的情况。

  杨副主任已经在村里工作了27个年头,先后担任过下柳源村的村总支委员、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等职。他在村子里口碑极佳,对于我这个孙辈的“学生”也总是带在身边,然而,我真正了解他却还是在一场暴雨过后……

  那是我到村任职的第二年夏天,连夜的暴雨让村庄变成了一片汪洋,村里多处路段塌方,雨水的冲刷浸泡让许多百姓房屋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当时我正和村干部们一起转移群众,就在这时,我隐约看到风雨中有一个踉跄的身影向我们走来,定睛一看,原来是杨副主任。看到他,我既惊诧又感动。因为就在几天前,一场车祸从天而降,他的两个女婿一死一重伤,大女婿刚刚入土为安,小女婿至今还躺在医院昏迷不醒。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他心力憔悴,送走了大女婿最后一程后,他向村里请了假,希望在家休息几天。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暴雨,他又来到了现场,强忍悲痛,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洪抢险中。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顺利转移出受灾群众30余人,排查处理了5处新险情。洪灾过后,村民们安全了,他却在卫生所连着挂了半个月的“点滴”。

  在跟着杨副主任一起转移群众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想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句话,是的,这个场景让我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这场暴雨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担当。这片土地上的不离不弃、重情重义,坚定了我在农村服务的决心。

  一个比喻解开村民疙瘩

  有段时间,全村的中心任务是新农村建设,我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和村民们一起扛水泥,拌砂浆,植树种草,在热火朝天的干劲中感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勃勃生机。

  当时,村里的新农村建设点定的是第八村民小组苏家屋场,刚刚为休闲广场完成绿化任务,大伙席地而坐休息片刻。村里有名的“大嘴”杨满根来了,看到建设点上又是栽种苗木又是铺上草皮,杨满根开始“羡慕嫉妒恨”起来。因为他家住在第四村民小组,而今年他们小组暂时没有列入新农村建设的计划,看到这里的新变化,他忍不住“质问”起来:“为什么新农村建设不搞我哩四组,村干部肯定是吃了冤枉歪了心!”面对他的“质问”,我还想给解释解释,打算好好跟他说说新农村建设定选点的政策和严格的操作程序。谁知,我还没开口,负责带领我们的徐副主任说话了,他对着杨满根说:“哪里是什么吃冤枉歪了心,一家人屋里四个崽,讨婆娘也要一个一个来,一年四个崽都讨婆娘,屋里吃得消?今年这里完了工,等明年、后年还不就到你们了?”徐副主任这一句话,让杨满根立刻明白了,憨憨地笑了起来。

  这句话其实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解开了村民的思想疙瘩,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自己和农村的差距,要在农村扎下根来,还非得好好学学其中蕴含的“乡土智慧”不可。

  (作者为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下柳源村副书记)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