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情感牧场> 正文
雪花,飘入久违的心灵
2013-03-01 10:57:00

  在陕南的方言里,习惯把岭称作梁。这种命名不仅是历史传承,也是对岭形貌特征的最好诠释。

  在个人的意象里,梁比岭显得厚重踏实。喜欢站在臂膀般的梁上,远远眺望一道道山岭,呈现出厚重的骨感,好似展翅飞翔的大鸟,彼此相依环绕,不拖沓牵绊,各自的行径落落大方,时而蜿蜒千里,时而路转峰回。乍一看,所有的公路、树木何等渺小,眼前的一切尽揽在山岭之怀了。

  大山里,道道梁梁是不可多得的风景,高低错落,蜿蜒起伏,时而一个仙人指路,时而一个顽猴揽月,形态好不动人,尤其是皓月当空,好似山水泼墨画,如诗、如歌,宛若名家真迹,浑然不可多得。

  秦岭梁是从关中进山通巴蜀的首道屏障,山岭纵然延伸百余里,分别在沣峪口和石羊关形成了两道隘口,隘口自然地把繁华隔于数里之外,留下心灵深处难得的清净。岭与岭相隔不远,沿着210国道成串珠状排开。从隘口到梁顶百余里的距离,景致迥然不同。过了峪口,周围景色立刻从关中平原的一马平川、车声嘈杂,过渡到跌宕静谧、自然清秀的山岭福地,色泽也由土黄变成山清水秀的岭南景色,不紧不慢,驱车沿河而上,侧山有三面佛像矗立,高十丈许,汉白玉佛体庄严,和周边的亭、台、榭均匀分布,实现了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山体和灵魂得到了融合和舒展,山间里有汩汩溪流作响,与庙宇里的袅袅香烟融为一体,少了昔日的繁华嘈杂,仿佛入了另一个菩提世界。周围一片寂静,山雀三三两两掠过,嘴里叼着从雪地里觅来的野果,钻进离公路不远挂在树干上的人工鸟笼。想必在这里定可心静致远,定能悟透人生和世界。

  继续驱车前行十余里,过了小秦岭的隘口就离石羊关很近,山势辗转间变得威武磅礴,远山近岭苍石裸露,如斧砍刀劈,石壁石墙百余丈,有星点苍松生长于腰间,那松的绿很深很浓,顶端挂着少许还未融化的雪沫。车爬到半山腰,在剑锋劈开的缝隙中盘旋,车速缓慢,下看万丈深渊,上看峭壁遮苍穹,不见天日,有小国洞天之境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恢弘,好一个险字了得!难怪有游者提及“峭秦岭”印象之说,恰当地诠释了那岭苍劲有力的性格特点,或许只有真正身在此山中才能有这样的感触和走笔。

  到了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线——秦岭梁顶。雪尚未消融,阵阵刮过的风像刀子,拍乱了华山松上的累累白雪,斑斑点点,多像一件披旧了的蓑衣,在风中摇曳。游人可真不少,男女老少,最抢眼的那帮老年健将是从川蜀骑单车而来,长途跋涉的目的就是要赶在冰雪融化前领略秦岭梁的雪后风光,崇山峻岭在雪后显得更加寂静,清晰的轮廓一直伸向远方,恍惚间能见到往南的公路和依稀的村落。之前裸露石山的顶峰皑皑白雪,在夕阳的光亮里显得格外洁白无瑕。身旁的沟壑、山路、树丫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阵微风吹过,偶尔还有雪花飘落,像天女散花一样,洋洋洒洒地飘向远处。目睹这千里冰封的雪景,老健将们浑身带劲,追着、赶着、喝着、拍着,肆无忌惮地感受着这岭的纯净和美丽。

  的确,这岭只是梁,没有盛名的长河落日,没有江南的渔歌唱晚,没有巍巍昆仑的莽翠壮观。可梁是最美的岭,是天赐三秦优美的封面,用伟岸和豪情把磅礴气韵、山花烂漫贴切演绎。

  吾大吾小,或早或晚,岭的景致看不完、写不完。好似冬日不曾隐却的雪花,飘入人们久违的心灵。依恋那道岭,依恋你的夕阳好,依恋你的落日圆。

  (作者为陕西省宁陕县江口回族镇江河村主任助理)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刘长兵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