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情感牧场> 正文
回望乡间
2012-12-21 15:16:00

  一个人不管走多远,都不会忘记出发的地方。我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乡间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溪宛如巨大的磁场,常常会下意识地让我的记忆偏向她的方向。当年,我从乡镇调到城里,快节奏的工作并未抹去我心灵深处那段缠缠绵绵的乡间烙印,时常会想起乡间“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美好景致。

  “一年之季在于春”。乡间的春天是忙碌的。朴实的农民追赶着季节,犁开一道道让人百读不厌的诗行,将希冀和憧憬一骨脑儿地撒向黑油油的田畦。乡间的夏别有一番韵致。月光如水的夏夜,蛙鸣如鼓,夏虫浅唱,白杨下,一条长凳,一杯凉茶,几瓤西瓜……女人们扒一把花生,男人们抽一口“老旱”,让人忘掉一天的疲惫。“一路稻花谁是主,红晴蛉伴绿螳螂。”乡间的秋天让人兴奋。天蓝悠悠,空气绵绵,风儿吹过金色的稻浪,把阳光摇晃得沙沙作响。热闹的农家小院里,一穗穗金灿灿的欢畅、一串串红艳艳的喜悦,仿佛诉说着主人的勤劳与质朴。乡间的冬天是快乐的。堆雪人,打雪仗、扣麻雀……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专利。我则喜欢穿上那件刮了好几道口子的破棉袄,腰束捆绳,踏着皑皑白雪上山打柴。每每看到小院里日渐增高的柴垛,快慰得无以言表,好像这些柴,就是殷实生活的象征。

  最让人留恋的是乡间的老乡。他们将自己的一生虔诚地交给土地,日子过得如青翠的蔬菜般平淡,如流脂的大米般单纯,淳朴得让人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裸着青筋、皱纹深刻的老乡大多没念过什么书,也不善言辞,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对世事的理解颇有见地。

  乡间的妇女通常都是理家的好手,一进厨房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一会工夫,灶台上便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老乡们重感情,真诚好客。客人来到,扶凳携椅请坐忙个不停。若是在老乡家吃上一顿饭,七八个碟碗自不必说,主人还要搞“车轮战术”劝客饮酒,直到喝个“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当客人要走时,全家老少都要将客人送出家门……

  乡间离城市较远,但离我的心很近。乡间不施粉黛,却流光溢彩。乡间让我思、让我痴、让我醉。回望乡间,熟读乡村的景和人,我开始变得富有、充实和成熟。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吉林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管理处主任科员 赵永志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