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田岗上经常会远远出现这样一个身影:驮着背,歪歪倒倒地拄着拐杖,右手间挎着个竹篮子,在一条细长泥泞的田间小道上,跪下、烧纸、磕头,一缕缕青烟直直地往上飘着……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这个身影都会出现在田间那块最高的地方。
“高主任!有人找!”突然有人叫我,我蹬蹬蹬地往楼下跑。
我任职的长红村位于扬州江都区滨江新城辖区。这里有蓝蓝的天,有碧绿的水,有肥沃的田地,有一群热心负责的农村干部,有一群淳朴勤劳的农民。我真心希望能在这片天地中付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老太太,您先坐,我是小高,找我什么事呀!”我凑近她的耳朵,大声对这位年近八旬、满脸皱纹的老人说。
老人颤动着双唇,喃喃地说:“我老伴的坟,我老伴的坟不能动啊!”
滨江新城沿江开发区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黄海路、纬三路等很多道路要从我们村穿过,中医院等重点项目要在我们村奠基建设,人工湖等一套沿河风光带要在我们村落地生根。这一切都预示着农民的生活要发生大改变,但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征地、拆迁等。我所负责的就是友谊河周边坟头的搬迁工作。
“老太太,迁坟是为了发展经济,打造沿河风光带,您老伴的坟要搬到公墓里去,是好事啊。”我继续贴在老人耳朵边耐心地解释。
老太太一直喃喃地自言自语着,眼里充满泪水。我轻拍老人的后背,心中感慨万千。
“小高,怎么了!”走来一位清癯干练的男人,他是我们村的退休干部,由于工作需要继续在我们村留用,这次迁坟工作他就是总负责。他望着这位老人,思考了片刻,握着老人的手:“李老太你放心,您的心思我们知道,肯定会帮您解决的,您先回去!”老人眸子闪烁着,仿佛看见了希望。
看着老人远去的身影,我突然发现这就是我在窗前远远望见的那个身影。这个老人一定是有故事的,我琢磨着。
“滑经理,这个老太太什么情况啊,怎么我跟他说始终没用啊!”我有点失落地向这个老干部问道。
“小高,你刚来不知道,这个老太既不图钱也不图地,她守寡已经40年了,无儿无女,年轻时帮邻居做针线活攒了些钱,为老伴挖了座很好的墓,而且还是双人的,就等着什么时候她也去了,和老伴葬在一起,做永久的夫妻……”
我哽咽了,原来是这样。
“别着急!一会我跟书记汇报一下,这个事情跟公墓管理处的人沟通一下就可以了!”
话虽如此,这些天我听见书记为了李老太的事烦心劳神,电话一个接一个,说话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有时还狠狠地敲桌子。我在隔壁听在耳里,急在心里。最终,在政府的关心和村书记的调解下,公墓管理处作出让步,给予李老太一座双人墓,而且位置还相对较好,用于安葬她的老伴。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长舒了一口气,骑着小电驴飞奔到了老太太家。“老太太,我是小高啊!您老伴的墓地批下来了!”我凑近她的耳朵,弯着腰大声说:“是个双人墓!”她诧异地看着我,我猜她都忘了我是谁了,我又说了三遍,直起腰,想去搀着老太坐下慢慢说。这时,老太太表情有了变化,嘴角微微颤抖着,手里的拐杖使劲地往地上咚咚地跺。她把我拽到身边,喃喃地说:“真的么?高主任!”
我轻拍老太太的手,一个八旬老太居然记得我的名字,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腊月十六大清早,书记带着我们一班人接李老太去她老伴的新坟。远远地,我看着老太的背影,今天的她显得格外精神,红头巾、崭新的尼龙布棉衣。只见她微微颤颤地,每一步都走得那么有力、那么扎实。我上前轻拍老人凸起的脊背。此时此刻,这高高凸起的不再是积淀的心酸,而是深深的感激。
阳光洒在身上,洒在老人的脸上。这腊月的早晨,我顿时浑身暖洋洋的,心中感慨,腊月里的阳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