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草长莺飞,水流云泊,风和日丽,气爽宜人,莫过于邀上几位同事,一起游赏春末夏初的风情。村西有条小河,自南向北缓缓流淌。沿河而下,几株槐花正自翘首轻舞。远远望去,嫣然遮目,摇曳生姿;人未到,已是花香溢人,芳沁心扉。
记得小时候,颇为顽皮,常自攀树釆槐花,不是被刺刮得青一道紫一道,伤痕累累,就是被野蜂蜇得头昏脑胀,几日不宁,但总抵不住玩耍淘气的喜悦。于是,把釆下的槐花带回家,淘洗干净,拌好面粉,让母亲蒸上满满一锅上好的槐花糕,浇上蒜汁,别提有多么美味。
我说,你们吃过槐花糕吗?当然吃过喽,不如咱们也釆些槐花带回去如何。于是有人找来长木枝勾折槐花,余者边釆下放好,边谈着各自童年鲜为人知的故事,直笑到折腰泪染,以至忘我。不知何时,一群羊咩咩地跑来,我们呵斥不及,任自望着羊儿吃槐花。一位老大爷急忙跑来用鞭赶着羊群赔不是。我们说大爷不要紧,这槐花清香可口,羊儿正爱吃呢,索性让它吃个饱吧,我们不要的。真是对不住啊,大爷说,若你们真不要能否送给我,这羊爱吃人也爱吃呢,我呀是折不到!我们说大爷您尽可放心拿去就是。大爷开怀地笑道,那真太谢谢你们了,我老伴呀爱吃这口,待糕蒸好了你们都来品尝啊,我就在河对岸,问放羊的就找到我了。说着笑着我们辞别老大爷便自离去。
此时已是夕阳无限好,晚风微拂,槐花飘香,一只白色水鸟悄然飞过河岸,越过林梢,传递着喜悦。我们呼吸着槐花清新的气息,唱着即兴轻快的歌谣,余兴未尽地走在回村的小道上。
如果说,四月有什么值得刻骨铭心眷恋的美,那自然是这槐花盛开的时日。抑或槐花没有雍容华贵的气态,没有绚丽婀娜的姿态,更没有气势桀骜的神态,她在村廓,在田野,在人们的身边,在百姓的餐桌,她是那样清新自然,和蔼亲近,她的妩媚在于炊烟袅袅飘过的亲切,她的清香在于牛羊回味时吐出的芳息。诚然,你不必刻意地雕凿,也不必精心地剪裁,她的美,在于恬静的心态、默默真诚地奉献,风历雨洗,年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