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情感牧场> 正文
别字的感动
2012-07-27 12:00:00

  “我和你妈正在吃晚饭,你晚上吃什么?适当吃点昏菜。爸。”

  这是父亲发给我的一条短信。我对手机一直有种“洁癖”,总是习惯性地清空手机上的短信和通话记录,似乎那些留存的记录,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非得卸去不可,但唯独这条例外。

  记得收到这条短信的时候,我正悠哉地炒着我的拿手好菜——西红柿炒鸡蛋。打开手机,只见屏幕上鲜明地映着一行没有标点符号,艰难地挤在一起的字,还将“荤”写成了“昏”。我不禁失笑,然而鼻子也一阵酸楚。

  父亲只有小学文化,不会发短信。有次要我教他,看我演示一遍之后非常烦躁,便再没提过这事。不过,我却会偶尔收到他的短信,都是转发的,内容多是天气预报、广告之类,甚至骗子短信。我怕父亲上当,尤其是汇钱。为此我曾坚决地说,要是生活实在抗不下去,我会主动给他打电话。父亲听了,只是笑。

  还没等回复,父亲就打来电话,问我可收到他发的短信。得到夸奖之后,他笑道:“我现在会发短信了,就是不会打标点符号,不过你能明白意思。你妈嘲笑我,我不服气。”听了这话,我也笑了,“下次我回去教你,让妈服气。”父亲爽快地答应,随后问我吃啥菜,嘱咐我别忘了吃点荤菜,不然工作起来没精神。

  父亲理解我的工作,但别人问起时,他总“谦虚”得不行,说在村里跑腿呢,然后把我这份工作贬得一文不值,听的人都感到不好意思,少不了要安慰一番。父亲内心是认同我的工作的。记得刚工作时,他曾推心置腹地对我说,你把群众当亲人就好,当成你的叔伯婶娘,尽心尽力,他们不会为难你的。我一直认真践行着这话。偶尔,听别人提起出路时,父亲也会担心,慌忙打来电话,问以后咋办。

  过年回家的时候,有一天姑姑来我家,房间紧张,父亲便跟我挤在一张床上。那夜,我们聊到快天明,是有生以来和父亲聊天最长的一次。聊工作,聊生活,聊未来的美好……海阔天空,无话不聊。偶尔,我也吹吹不着边际的牛皮。母亲第二天喊我们起床的时候,嗔怪道:昨夜你们父子俩咕隆了一夜,有什么话白天不好说啊。我和父亲相视一笑,留下母亲疑惑的眼神。

  我时常会打开手机,重读父亲的这条短信。“昏菜”的“昏”字总会让我驻目,进而咀嚼其中的感动。我知道,这种感动将会一直陪伴着我,无论走到哪里。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宋桥村书记助理聂礼保  
复制本文链接